海恋诗评:读温经天《逆世界天梯》,浅谈诗歌的建构美学

2023-12-12 22:33| 发布者: zhwyw| 查看: 33588| 评论: 0|原作者: 赵一男|来自: 中华文艺网

逆世界天梯   
作者:温经天

过分甜蜜的花蕾倾泻逆向雨滴
追逐直到天穹。所有线索都将诱发闪电惊雷!
所有仰望都是俯视,逆世界同样无眠的你
风筝线也是钓鱼线。灯火璀璨的世界
被乌云遮蔽,下面是我的旷野
干涸,贫瘠。

每到月圆之时垂下天梯。没有所谓的 神
供奉的秩序从来如此,这次要人头,
下次要火印。没有可以不死的光束犒劳劳苦
的牧人。我的世界沟壑幽深
逆世界天梯,以太材质,高悬一把把寒刀
与传说的仁慈。我臃肿的身躯

已不能动。我的男孩,替我捎一封信,
告诉无赖闲走云端的你
我还没有死!我锻造了十万米的钢索
要在下个月圆之时,借助闪电之臂
搭建新的天梯。只因暴虐的理想之刃
夜夜杀戮无言灵魂,那些宵小、豺狼却纵情

跃上天梯,咬断了美梦。
而你,知晓逆世界光明枢纽的唯一钥匙
因你的疯癫直上霄云。所有眼泪坠毁
浸泡我栖身的城池!让我尝尽比海水更加黑透的
大雨,逐渐地将我苍白的胸膛染成黑石。
我的男孩,请带回所有凶险和咒语

取出密室里那罐鲜血,化解就在正时。
我年轻之血,曾在怒吼的每个月圆飞溅,储存
如此无敌能祛除众人的疾患
却无法治愈逆世界浩渺的你之叹息!
我锻造十万米的钢索,以抵御万有引力
比引力更加强大的是爱吗。此世界,逆世界

如此顽固对峙!或许,男孩
他会等到那一日,两个世界对撞,摧毁;
又或者,引力认输,分离在所难免
永将消失,各自孤立成岛,幸存的人们
要靠望远镜和飞船找寻
那个汲取了原油,金属和思念的地址

"最好让这个世界消失,倒转过来,
我们一起降落在逆世界的大地,哦
也就是我们头顶的天宇!"男孩的语气充满天真
和自信。一如从前的我、我们
月圆之时,我将战死,此世界关闭
所有沟壑都被光明无情抹去。



读温经天《逆世界天梯》,浅谈诗歌的建构美学
文/海恋

        这是一首具有超现实主义意味的诗歌。它更像一个电影脚本,是将电影情节高度诗化浓缩的诗电影。所谓超现实就是将生活与梦幻,现实与超现实,意识与潜意识统一起来,使用各种手段来丰富诗歌以及其他许多艺术门类的创作方式。因而超现实主义诗歌阅读需要超验式的深度体验,需关注情节,但不应该过分纠结于作者的“情节”设计。要关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向和隐喻的出口。这首诗的题目就是诗眼,逆世界——毁灭旧有的秩序和圭臬,催生新的世界格局。这是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永恒的主题——反抗与救赎。诗的主题内容,是借“我”与“男孩”的一次逆世界之旅阐述诗人与现实之间的对抗,精神的叛离,伤痛与觉醒。
        以超现实手法创作的诗歌需要诗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知觉力,相对于现实主义诗歌,似乎可发挥的自由度更大。然而,实际上,这种写作范式的难度很大,需要诗人具有很强的空间架构能力,他要求诗人有小说的结构意识和影视图像学方面的叙述视角,才能完成较好的建构——既不流于平面的直白,又能在多维空间里留有视觉和心理介入的入口。在此,笔者想指出此诗在诗歌建构美学上的几点匠心之处。
        首先,诗中有几个重要意象的设定——男孩、天梯、你、月圆之夜、鲜血,这几个重要意象很好地将自我与想象的时空连锁在一起。“男孩”可以理解为灵魂伙伴; “天梯”是直达理想世界的工具;“你”可以理解为另一个世界的“我”;月圆之夜是最佳的时机;鲜血是超越自我或抵达理想世界所需的砝码。如果说诗人是在建构一首诗,不如说他已经在逆转乾坤的“大战”里建构好了自己。其次,这首诗在意象介入和转取的地方留有很好的缝隙和切口,如“每到月圆之时垂下天梯。没有所谓的 神/供奉的秩序从来如此,这次要人头,下次要火印。”这里的“神”一象两用,一指天神,二指制定规则的人。这里诗人也明确指出了,没有神,所谓的神只是人心幻化出来的影像。这种转换和言说的角度很好,提升了诗的语义延伸空间。另外,我们要关注到诗的第一节,“所有线索都将诱发闪电惊雷!/所有仰望都是俯视,逆世界同样无眠的你/风筝线也是钓鱼线。”这些看似铺垫和推进情节的言说,有着某种暗示作用,暗示着什么呢?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诗人的有意识设计,但这首诗的叙述线的确是奇特的。我们可以从最后一节逆向来读。发现了吗?这似乎才是情节的顺时走向,两种阅读走向可以互相抵达。多么巧妙!原来逆世界天梯是这样的:既是风筝线又是钓鱼线,两个世界只是视觉里的方位而已,下面的人想上去,下面的人也想向下钓取,都在无眠之中。不同的是一种逆向的奔赴,就是一种对自我的超越。这很像《盗梦空间》,是一个试图走出的故事。因而,这首诗的哲思空间就更大了,我们一次次出发的目的是什么?不惜歃血以搏,不过是为了超越自我,找到一个灵魂的归处,那么归处在哪里?也许就是出发的地方。所有的抗争都是和自我的较量,所有的救赎都是对自我的救赎。“你”不是别人,还是“我”,那个超越了自我的我。只有将自己放下,才能生出真正的力量找到出口,找到皈依的终途。读到这里,我觉得诗人是觉悟的,抗争和觉醒是双向母题。没有抗争的人生是虚无而孱弱的,在抗争中觉醒则是更有力量的前行。所以诗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投射到生命中就是那道逆世界的天梯,十万米钢索要用心灵来锻造。
        再回到诗歌建构的问题上来,这首诗给了我们很好的例证。诗的整体性大于其他,一首诗的优劣,我们首先要考量它的整体框架,然后才是语言和细节的处理。而诗的主题和思想性有很多时候都是在这个建构的过程中自然生发的。然而,这个所谓的建构也很难像建筑图纸一样在人的脑海中形成固定的样式。诗是意识流动的产物,所有写作都伴有意识流的发生,但一个成熟的诗人,一定会在行文过程中自然找到思想的脉络,和表达的线条,那个意识流动的状态会自然带动文本完成这种有意义指向的诗的建构。
        总之,这是一首很好的超现实主义诗歌作品。也许,这样的诗并不容易受众,因为这其中的种种“玄关”很少有人愿意一点点地费力拨开,而且,拨开来也未必就见到了实相,就像诗人一样,走上“天梯”的一刻,所有抵达就已经身不由己了,然而,沿着路一直走,我就会回去,回到那颗初心所在的地方。

        【作者简介】
        温经天,诗人,诗歌评论者,1978年生于河北承德,长年践行新超现实主义风格写作,发表诗歌、散文诗、文学评论等,诗集《致不朽之风赞美诗》《旷世书》。
         海恋,原名赵一男,吉林松原人,教师,热爱文字,写诗,写评,也写其它。作品散见报刊杂志,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代禅诗选刊》副主编。诗集、评论集、散文集出版中。

审稿编辑:云帆沧海 |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扫一扫登录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