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数千年而从未中断的人类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老祖宗早已经构建了源于实践、反躬自省、具有科学灵感、包罗万象之“和合学”。其经典《易经》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道统文化,蕴含着相生相克、求同并蓄“和合”思想。中华文化从一开始就创造出优良的原始科学、哲学与宗教合一的中华文明。 中华文化中所讲的“和”,区别于拉帮结派、团团伙伙、沆瀣一气的一团和气;所讲的“克”,区别于宗教派别之间你死我活的缠“斗”、死磕、冲突、流血和牺牲。中华民族所追求的是“万物并行而不相害”的“和谐共生,万国咸宁”。人类只有和谐共生,才能长足发展。 我们将诸子思想与博大精深的道统文化——《易经》互证互显,以《易经》之“和”显诸子之“乖”,以诸子之“用”证《易经》之“体”,主要是为了凸显《易经》文化与诸子百家思想的“体”“用”关系。因果关系及其因果观念并非宗教的专利,而是事务发展的必然规律。崇正义、尚和合是中华文化之长盛不衰、源远流长的法宝、秘诀、基准和旨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具有悠久辉煌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中国,放眼全球,中国之治和世界之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新时代崛起的中国走进了这一大变局的世界舞台中央。“读懂中国”已然成为21世纪全球思想界最为前沿、最富潜力、最具价值的首选课题。这其中,中华和合文化越来越吸引全球眼光,日益引起全球学界的关注。 习近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归纳为:“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同时,他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人们早已习惯西方话语体系。怎样才能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如何才能对内尤其是向外解释好“中国式现代化”?这是摆在当下中国人面前的急迫任务和光荣使命。 恒山和合书苑(院)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阐释中华“和合学”体系是恒山和合书苑(院)的创院、立院、兴院、强院的宗旨!我们认为,“四个讲清楚”是总体要求和下手路径。我们不但要了解西方社会科学体系是导致各说自话、莫衷一是之“乖”的根源;而且要了解中华文化历史演变的社会需求而形成社会文化的异曲同工,进而明白人文历史的演变与学术思想相互并行。有正必有反,有是必有非,正反是非因时间、空间和人事的不同而互有出入。可以说,社会文化的演变就像人生病吃的药,文化之药须对时代之症!药吃多了必然会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这也正是造成中国历朝历代兴衰更替的根由。 在物欲横流、“三观”毁弃、混淆是非的当今世界,如果说,“读懂中国”是人类寻找出路的理性诉求,那么,人们关注的焦点就不仅仅是中国模式本身,而是要诘问、比照、分析、论证“中国之治”和“世界之乱”的根源:为什么甚嚣尘上的“普世价值”之 “西方模式”给人类带来的是“惶惑”与“不安”?为什么中国的崛起,不但不同于资本主义新阶段的垄断资本主义之帝国主义全球扩张史上的殖民、掠夺、侵略、霸凌,反而始终彰显着在世界变局中负责任的大国胸怀和担当?对于这两个问题,如果不能给出其社会基础、文化历史渊源及其政治主张发展变数的合理解读,就只能是自说自话,很难服众。而比照、论证必须要有一个人类无需争论的标准与尺度。这个标准与尺度应该是人类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实现“和谐共生、万国咸宁”的世界大同的愿景。这应该是人类判断自身行为和思想政治主张的底线。在人们习惯于把什么都冠以文化、文明、科学头衔的当下,重申人类共识,有助于理清文化与文明、文化与知识的关系。 将中华文化置于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中来比照和把握,论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之治”及其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天下大同、和谐共生”是中华文化熏陶下的中华民族追求的终极目标。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毛泽东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就会理解马克思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与中华文化共通而不悖;就会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是中国几千年来由禅让制之“民天下”到世袭制之“家天下”再到“民天下”的回归,是中国共产党与老百姓的“志同道合”,进而就会理解习近平“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追求真善美之共同目标的真正意涵。中华文化所构建的内圣外王的综合治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成中国老百姓期望值的必由之路。 恒山及其周边区域在历史上是冲突与融合之地,是战争与和平交替出现的地方。在这样大环境下生活的人们,必然对“和”有着更强烈的渴望,也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在文化的传承与流变过程中,恒山及其周边区域的文物古迹无不叙述着中华文化的历史演变。形成具有地域特色之儒、道、释、王“四教”合流的“和合”文化。国内绝无仅有!我们将以此为依托,通过以景为基、以史为线、以赏悟逐世为宗旨的解读,团结志同道合的有识之士,发掘、归纳、阐释、构建好当代中国的“和合学”体系,为深入“读懂中国”,并用中国自己的话语,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新时代中国的新形象,最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独特贡献。 恒山和合书苑(院) 2024年5月9日星期四 供稿:恒山和合书院 | 责任编辑:牧 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