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禅诗探索》选刊 (2024年4月号,总第166期)

2024-5-3 18:06| 发布者: zhwyw| 查看: 55731| 评论: 0|原作者: 也牛|来自: 中华文艺网

《现代禅诗探索》选刊
(2024年4月号,总第166期)

主编:曹红燕




一、【诗歌作品】



作者:也牛

撬动嘴唇那个人
扬起眉毛,有说有笑。永不出生

内观能看见
他的身体:是一具空壳,一次生死
边界
和影子

满大街
走动着他的来世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 《六祖坛经》“明心见性,直指本心。”(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了,所以说是直指本心。明本心,见不生不灭的本性。乃禅宗悟道之境界。)于是“满大街/走动着他的来世”——来世:佛教认为人死后会再投生。此诗虚虚实实、虚实结合。



作者:也牛

空气中荡秋千
整片人造林都浮动起欢笑

绳子不断
春天不会走远
影子,在大理石地面,不会
摔碎

你在那里
世界就圆满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相”为明显的胜相,此外还有次要的特征称为“好”。在佛陀庄严的色身中,显而易见、一目了然的特征,称为“相”,共分三十二种,叫作“三十二相”;细微难见,不易查觉,而能使人生起欣喜爱乐之心的,即是“好”,共有八十种,叫做“八十种好”。尤其是“顶成肉髻相”(指佛陀头顶上有隆起的肉髻。是佛以虔诚心礼敬三宝供养父母、老师及修行人等善法,而感得到的好相——表智慧、福德圆满。)诗人以小博大、由近及远。



作者:也牛

从山路出走的人
像出家

山路狭窄
陡峭、蜿蜒,一路风月。你说:
人生没有偏旁
来者都是暂住

歇歇脚
山色会更美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金刚经》中有“不住”两个字,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不住”是不执着的意思。比如有一头毛驴,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跑着。有一天,主人怕它跑得太远,把它拴到一个桩子上。“住”就是拴住,“不住”就是拴不住。很多人都会被拴住,被名利拴住,或者被财富拴住,拴住就是执着,不住,就是放下(摘录网络)《行》说:人生没有偏旁/来者都是暂住∥歇歇脚/山色会更美……诗情画意、禅机佛理!



作者:也牛

前世
来过了:

阳光。森林。河流
农舍。炊烟。鸡啼
认得清清楚楚。你若不再记挂它们
相遇随缘
你便是自在人

你若一一叫出它们的名字
则借来了今生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度”,在梵语中叫做“波罗蜜多”,意思是“到达彼岸”。禅佛认为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都是苦的,所以,佛门子弟就要以“普度众生”为己任,以慈悲为怀,尽力救济世人脱离苦海,以到达没有烦恼和痛苦的解脱的彼岸。那么又有哪些“度”的方法呢?首先是“布施”、其次是“持戒”、三是“忍”、四是“精进”、五是“禅定”、最后是“般若”……诗人用今生与前世诠释着《度》——“相遇随缘/你便是自在人”(也牛语)。



作者:也牛

船是水波载来的
一路颠簸

唐朝抵达寒山寺脚下
已成码头。我认得,船夫说的这位
诗人,叫张继

一念之间
已月落、乌啼、霜满天哎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时”其实是没有一个规定、没有一个真实的法存在,时间的长短都是唯心所现。禅佛讲经的时间称为“尔时”、“一时”,所谓尔时这两个字,就是佛与大众,能说、能闻因缘成熟的时间;就是说的人、听的人、因缘成熟了,聚会在一起了,所以叫做“机教相合,师资道契”,能说与能听的因缘已经成熟了,所以称做“尔时”。“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时》以喻劝诫:时光荏苒,众生皆匆匆过客。应不念过往,不惧将来,活在当下。“一念之间/已月落、乌啼、霜满天/哎”。


故乡
作者:也牛

一个虚词
只在思念的时候说出

芭蕉叶子低垂得
有点儿孤独,这片悬空的广场
一豆星光的陪伴也没有:

外省斜挑着
一溜屋檐,一层夜色
一帘雨
怎么望也望不穿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故乡》形象灵动,字词讲究,令人回味。如一“溜”屋檐、一“层”夜色、一“帘”雨……故乡是根;是叶落归根之处;是因果轮回之所!佛曰: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世世皆轮回,万般皆有因,凡事皆有果,生命中所经历的,不管是苦的辣的,甜的酸的,都是自己该有的!


觉悟
作者:也牛

披着袈裟走路的人
是放下之人

放下了
无修无整:像一枚念珠滚落尘世
清净
圆明

那么轻
那么无住,无念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禅宗小故事》“两位禅者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上,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踯躅不前(她穿着丝绸的罗裾,使她无法跨步走过浅滩)‘来吧!小姑娘,我背你过去。’师兄说罢,把少女背了起来。过了浅滩,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和师弟继续前进……晚上,师弟忍不住地问师兄‘我们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亲近女色,你今天为什么要背那个女人过河呢?’‘呀!你说的是那个女人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到现在还挂在心上?’师兄答”——越是不能放下的,越容易失去;越想抓住的,越消失得快。越想拥有的,常不属于你;越想把握的,常已失去。越是看重的,越得不到;越是在乎的,越抓不住。那些想要的东西,大都不在你的身边,人生总是在为满足无休止的欲望而追逐着患得患失。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把握当下。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有些人,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的,强求只有痛苦。既然这样,就放宽心态,顺其自然。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不让自己活得累(摘录网络)。


大殿
作者:也牛

菩萨坐进来就圆满了
师父说:

香客们有空就上山来
看看他们吧。菩萨寂寞时
长一身灰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菩萨也会感到寂寞,但菩萨在寂寞的时候,也能拥有母亲的温柔和微笑。所以,南师曾说过,学佛就应知道享受寂寞。因为“菩萨坐进来就圆满了/师父说:”……“香客们有空就上山来/看看他们吧。菩萨寂寞时/长一身灰”——此诗中的“空”是多关语,既指时间上的“空”,又指空间上的“空”,更指心间上的“空”。另外“灰”也有暗示性(红尘或其他)。


香积厨
作者:也牛

刚刚剥开的芦笋
又白又嫩

慧春看见
木盆里洗菜的清水
起了皱纹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香积厨》是许多规模比较大、历史比较久远的寺庙厨房的名称。寺院把厨房取名为香积厨,是希望弟子们能够因饭香而悟道。此诗以“刚刚剥开的芦笋/又白又嫩”反衬“木盆里的清水/起了皱纹”(对比中的生命“轮回”)也是借色悟道……


都刚刚好
作者:也牛

梧桐叶飘落
在屋脊、井台、路牙、沟渠
了却它们的因果

我还是说了一句:
随缘度化吧!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次第花开》:“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缘就是生活环境与条件,吃饭时吃饭,做事时做事,而这颗菩提心,既不为外境所转,不为六尘所染,也不再因周边的事物而生心动念。也就是“在尘不染,随缘不变”……人生苦短,何不淡然。 ——“我还是说了一句:/随缘度化吧!”


夜晚是我借来的
作者:也牛

你就说说
天有多高石头有多硬、
成语里的水滴
石穿,有几尺几寸

低头的生活
在别人家矮檐下
不敢上房揭瓦

不敢,增加一次抬望的高度
你就说说:夜晚的孤独有多深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孤独乃是成佛路” 为什么呢?因为尽管修行路上,所谓的修行人多如牛毛,成佛的人却如凤毛麟角。在成佛的路上,没有伴侣,没有同志,没有同修道友……所以“你就说说/天有多高石头有多硬/成语里的水滴/石穿,有几尺几寸”——《夜晚是我借来的》借题发挥,巧哉!妙哉!


窗外
作者:曹红燕

窗外不见当年
只有一棵梅
花正开
雪纷纷地下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花开花落都是禅!过去的让它过去(不念过往,不惧将来,活在当下。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把握当前)。


天空
作者:曹红燕

鸟在天空飞翔
越飞越高
越飞越远

越来越空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空:一语双关,不仅指天空,而且指心空。由近及远、从外到内……


一盏茶水
作者:曹红燕

桌上一盏茶水
在我即将举手端起时
它是一座倒映着青山的湖
我坐在湖边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我坐在湖边”——打坐禅修、静心思佛、品尝人生。


擦肩而过
作者:素手拨筝

好多天了,没看到
那个熟悉的人从楼下经过
这似乎有些反常
这个世界因此多了一个人形的缺口
而此时春天过于盛大
花与叶的繁密,早已遮蔽了一些微乎其微的事情  
也正是此刻,一抹杨絮飞落
它携带了无数种子的重量,比风还轻
如同我们,都是一群被空气放飞的人
今天你落下的位置
也许就是我昨天的驻留
我们都微于虚尘,且归于虚空
虚空本没有缺口
也从未消失过

推荐人:也牛
推荐语:“虚空本没有缺口/也从未消失过”。虚空无相,肯定不会消失;虚空无边,所以无法丈量:正如我们的如来藏性,无量光无量寿。但有时候虚空也有相,我们见到了它包容万事万物,虚空相因事物而显。所以禅宗里说,见相即见性,意思即是此。还要说明一点的是:素手拨筝这首诗写作手法别致,语言很有特色,有情景也有意境,且现代感极强。故推荐之!


病房里
作者:曹红燕

我在病房里
窗外飘着雪
一枝柳条摇摇摆摆

还有几日
就立春

推荐人:林荣
推荐语:
       禅意写作不是为写而写,是自然心性光明的流露。借诗修行,说到底是悟生死、明世事。雪该下时就下,春天该来时就来,柳枝该发芽发芽,人该承受生老病死之苦就承受。正所谓破旧立新,所谓病去新生,所谓脱胎换骨,所谓改头换面,多好啊!这首诗让我想起了一个公案。有僧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赵州回答说:“庭前柏树子。”僧说:“你不要用境示来人。”赵州说:“我不用境示人。”僧又问:“那么你且说说什么是祖师西来意?”赵州说:“庭前柏树子。”
       病房里的“我”虽有病痛之苦不得“自由”,却对明天满怀憧憬和希望。短短一首诗,短短二十几个字,爆发出如此能量,正如身形瘦小的诗人曹红燕有着强大的磁场,给这世间带来力量、温暖和爱……



作者:曹红燕  

邻家那棵桃树
开花时开花
长桃子时长桃子
花谢了桃子摘了叶子也掉了
它就空着

来年,它再开花再长叶子
再长桃子

推荐人:林荣
推荐语:
       道,可道,非常道。道,不可言说?道,一说即错?
       诗人用诗写“道”,诗人用诗言“道”,可谓文字般若。
       诗人笔下的“道”带来了怎样的启发?道,是轮回么?是规律么?是法则么?那棵桃树,就是“道”。
       道,是无常,是空,是无相,是无求。一首平静的短诗,只是客观地陈述,说出了真相——道法自然。


钟声
作者:曹红燕

梅村的钟声
15分钟响一次
一行禅师说
是为了将神游中的你
拉回到当下  

虽我不在梅村
但有梅村的钟声
不时地传来

推荐人:林荣
推荐语:
       梅村的钟声传来,又传来……此刻,我想起了一个词:警钟长鸣。
       此刻,我想去梅村听钟声。此刻,我就在梅村,梅村的钟声就在耳畔。此刻,我神游在诗人的诗中。此刻,我在读诗,感受诗之境。此刻,一首安静的诗给我当头棒喝,让我回到现实中来,天黑了,不早了,到了说“晚安,好梦”的时候了!此刻,我写下“此刻”,此刻已不在……此刻,诗人笔下的“钟声”在响!
       一首把我拉回到当下的好诗。当下,我在享受一首禅诗带给我的艺术之美!


清明
作者:本然

清明時節
窗外潤雨紛紛
放眼滴滴銀珠

非從它來
不落別處!
自是清明
本來清明
無不清明

推荐人:也牛
推荐语:“非從它來/不落別處!”本不动摇。“自是清明/本來清明/無不清明”清净圆明体,本自具足。诗人观“清明时节”的雨珠获得灵感,悟入清净圆明体,识自本心,从而获得无限禅悦。


午时,独坐岭头
作者:快禅如风

掠飞如鸟
一只山雀轻身入云

风,侧耳
我,随喜

推荐人:曹红燕
推荐语:岭头独坐,超然物外。心无挂碍,才会看到山雀是轻身入云。好的禅诗不只是对禅理的认知,而更是这种对禅境的体验。随喜!


摆渡
作者:仙鹤翁

“上船啰……”
这一声把暮色一层层
撕开-条闪光的缝
船这把手术刀
在河上,硬生生划出一条深不见底的口子

送走香客,摆渡人才坐下
细针密线将这条口子缝合
缝完后站起身来抖两抖干咳-声
算是给伤口一个合理交待
岸上的路又短了一截

推荐人:也牛
推荐语:

“上船啰……”
这一声把暮色一层层
撕开-条闪光的缝

       上船即渡,舟行岸移终有到达彼岸的一天。“送走香客,摆渡人才坐下/细针密线将这条口子缝合”,香客上岸,功德圆满,受伤的水无需缝合也会自愈。至于“岸上的路又短了一截”是否真实,无非诗人感受而已。真正的彼岸是不需要路的,因为它已经是终点。


皈依
作者:仙鹤翁

花艳扎眼
风強方向难辨
别把黑夜说成白天

钟声高悬
穿云割雾渡河破墙
一声鸟鸣落地四座安宁

月亮入土
太阳下河的静
此境正适合修身养性

推荐人:也牛
推荐语:“月亮入土”,同归于西方。西方不西,在于它有了归宿感。“太阳下河的静/此境正适合修身养性”,诚如此!


走在松番去西藏的公路上
作者:仙鹤翁

那一瞬,这条路仿佛高于人间
呼啸的风,把她搜了个遍
发现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
只有蹦跳的心,比雪还轻、还干净

推荐人:也牛
推荐语:“呼啸的风,把她搜了个遍/发现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风因冲动而起,向外寻逐,殊不知“她”身上即使有“值钱的东西”,对于风来说,也毫无用处,如幻如梦。“只有蹦跳的心,比雪还轻、还干净”,心居内,无牵无执,自然轻盈、无染!


洪水
作者:胡有琪

溺了一回水
才认识洪水的可怕
那些洪水不是用水言水语吓唬他
是真的想淹死他

在洪水中
他只好拚命挣扎
头等大事不是和洪水讲道理
是上岸
现实逼他学会了游泳

推荐人:也牛
推荐语:“溺了一回水/才认识洪水的可怕”。然而,迷人几回生,几回死,却不自知,不知道回头是岸。“现实逼他学会了游泳”,死亡让迷人学会了参禅。


心灯
作者:风铃语

佛说,万法皆空
善是自己的灵魂
而我是自己的法
三千红尘是一方小小天地
而我不过暂居其一
繁华落尽不过是细小的埃尘

推荐人:也牛
推荐语:“而我不过暂居其一/繁华落尽不过是细小的埃尘”,“埃尘”再小,有迹可循,关键是当悟“繁华落尽”处无形无相,了不可得。



作者:张首滨

听到了吗?
听到了。
是什么?
鸟叫声。
什么样的?
鸟嘴状。
是软是硬?
不软不硬。
不对,应是无软硬。
那声音怎么又没了?
落地了。
不会吧。
再听听。
听不见了。
那是又放回到原处。

——有因无而生,
无因有而寂。

推荐人:也牛
推荐语:“——有因无而生,/无因有而寂。”其实是,真空生妙有。妙者,假也。妙有即假有、幻有,所谓山川草木、飞禽走兽、蠢动含灵,于法界观无非妙有!


一句
作者:张首滨

上一句不说
下一句不答
上一句说霜,没有说啥时候来
下一句说菊,夏时就站在阡陌上
霜来秋苦
菊在秋黄
上一句说晚秋有清凉
上一句说秋晚分外香
上一句就说到这里
下一句无语即为止

推荐人:也牛
推荐语:上一句说过了,也无清凉也无香。“下一句无语即为止”,还有一个“止”在。若于“止”上不即不离,就是本来那“一句”了。


知道和不知道是一回事
作者:张首滨

他在寺院里,于左与右之间
走着走着
脚步与唱经的节奏
一致了

钟声响起,其它的声都没了
一朵云,在他的头顶上
以钟声的形状
舒卷着

该来的任其来,该去的任其去
风穿过寺院,嗖嗖的,像什么
他几次想说,欲言又止
怕说不准

一群麻雀,在寺院前空地上
低着头一下一下,
啄取一个东西
是啥?
他看了看,似偈语

坐一坐,不耽搁时候
胸里的一炷香,已缭绕
闻到了没有,他看看周围无人
便自己问自己

在哪里也是在这里
什么东东
不是什么东东
他暗自叹道,知道和不知道
有时候是一回事

推荐人:也牛
推荐语:

“在哪里也是在这里
什么东东
不是什么东东
他暗自叹道,知道和不知道
有时候是一回事”

       计名字相,有了执取,自然各个不同,世界也因此成立了,有形有相。善分别的意思是明明历历,不执着取舍,像“他暗自叹道,知道和不知道/有时候是一回事”,但也只是像,比量也。


晨曦
作者:下午百合

将露未露的
心事
被谁一眼看穿?
晨曦掩映下的村庄
回到了我们的最初
山自巍峨,水自长流

推荐人:也牛
推荐语:“将露未露的/心事/被谁一眼看穿?”心事者,心之尘影。看穿的,当然是入法界者,觉悟人。觉悟之人从心观之,无二元分别,进入一真,当然所见,即是“晨曦掩映下的村庄/回到了我们的最初/山自巍峨,水自长流”。这是事物的本来面目,一真法界。


茶园
作者:下午百合

今日我戴斗笠
做回采茶人
茶园包容了我的伪装
回赠一捧纯粹的茶
一真一切真
正是了

推荐人:也牛
推荐语:因为诗人的心无分别,茶园也有了包容心。因为采茶人采茶出自本心,“伪装”亦非伪装。面对万事万物,只要诚心以待,“一真一切真/正是了”。



竹笋
作者:下午百合

真可喜的
它们一派天真
不管不顾地,向上
农人挥镐
“啪嗒”一声
什么断了

推荐人:也牛
推荐语:

“农人挥镐
“啪嗒”一声”

       闻性起用,“啪嗒”一声,明明历历。何须再问“什么断了”?“真可喜的/它们一派天真”。


姊妹树
作者:下午百合

我在树下沉吟良久
她们如此相似
哪个是姐姐
哪个是妹妹
根须在地下纠结
枝桠指向同一片蓝天

推荐人:曹红燕
推荐语:树下沉吟良久:岂止一棵树与一棵树根须纠结枝桠同伸,如姐妹,诗人由此感悟的是万物一体。


溪水
作者:下午百合

他日
你见溪水如见我
反反复复说过的话
可有一两句懂了
不懂也罢
你就,轻轻地经过我

推荐人:曹红燕
推荐语:不懂也罢懂也罢,“你就,轻轻地经过我”。诗人的参悟:就这样!随缘自在。


沙洲
作者:下午百合

万顷碧波上的一点儿
如一个亘古的
凝视
屏住呼吸
若再看下去
幻象将一一殒灭

推荐人:曹红燕
推荐语:参——破。


清欢
作者:古石

深夜
下雨了
世界更加安静

雨落在屋顶
瓦片上的声音
好好听

推荐人:也牛
推荐语:“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说的是,觉悟不是空袭来风,是从世间万相生灭中见到不生不灭的本性。诗人从“深夜”下雨,听“屋顶/瓦片上的声音”而有所触动,发出内心的感叹,这是本心无染的清欢,也是雨水的禅悦。题目“清欢”取得也极妙,增加了整首诗的张力。


刹那
作者:古石

在我坐下来
低头的刹那
一只蚂蚁正好
从脚边的一片
落叶上爬过
小小的身子
闪耀着光

推荐人:曹红燕
推荐语:蚂蚁是诗人古石诗中出现最多的意象,亦即物象。如修禅者各自所修持的一个法门,比如修习安般那者,始终关注的就是鼻尖的一呼一吸。蚂蚁这个不被人关注的细小动物,似乎成了诗人古石在生活中让心静下来的关注点,并且成为其进入深沉静定后的置心一处。“坐下来/低头的刹那”,迅即捕捉到了”一只蚂蚁正好/从脚边的一片/落叶上爬过”,即禅者瞬间找到了禅修的业处,并且只是看着它,而不去评判和卷入。这样,“光”出现了。定而生慧。“小小的身子/闪耀着光”,是整首诗的着力点,完成了一首诗的圆满,更是记录了一场修禅的过程。



作者:古石

一夜之间
一朵喇叭花就悄悄咪咪
爬到了墙头
朝阳正从花朵里
缓缓升起

推荐人:曹红燕
推荐语:如实照见,洞见真相。就看到了常人看不到的风景:“朝阳正从花朵里/缓缓升起”。整首诗即是对题目“见”的记录。


树叶
作者:古石

它落了下来
是一阵微风把它从枝头
吹落的
其它的树叶还挂在枝头
唯有这片树叶
飘落在空中,缓缓地
飘落在清溪河的河面
然后它顺流而下
拐过一道弯
不见了

推荐人:曹红燕
推荐语:面对无常,一片树叶随顺自然;观者守其心,不喟叹不悲喜,接纳当下;清溪河也是任其顺流而下,任其拐过一道弯,不见了。对生死不抗拒,心无挂碍,三者皆自在。要做到这样,是需要修一颗清静之心的,诗人特将这条河称作“清溪”。“清溪”不就是诗人自己当即的心的写照吗?


醒来
作者:古石

一朵云
浮在寂静的
湖里

晨光闪耀在
脸上

一声鸟鸣
让空枝——顷刻间
开满鲜艳的花朵

推荐人:曹红燕
推荐语:觉者花开!这首诗就如同传达着禅者禅修的次第。到“一声鸟鸣”时,顿时“虚空粉碎”!


白色樱花开
作者:雨莲

絮叨叨的
对雪的那一念
流经数月
最后
落入樱 三月的枝头

推荐人:也牛

推荐语:

“对雪的那一念
流经数月
最后
落入樱 三月的枝头”

       只因一念不觉,三界混起。但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只要我们从樱花开落处悟入,定会证得菩提果。


路上
作者:白墨

在通往草原深处的栈道上
看到一朵云
飘在我的头顶
它和我一样
是个异乡人
这一刻
天空消失了
草地也消失了
我不是我
云不是云

推荐人:也牛
推荐语:

看到一朵云
飘在我的头顶
它和我一样
是个异乡人

       给一朵云命名,即着名字相,着相因为执取,所以视界便缩小了,“天空消失了/草地也消失了/我不是我/云不是云”。


我和我的影子
作者:白墨

这么多年
我居然忽略了她
我屏住呼吸
仔细端详我的影子
一个陌生人
我向她致意
她也向我伸出了手

推荐人:也牛
推荐语:迷人认影,情态可掬。知影是幻,离影即觉。如果真觉,全幻即真!


春日,未至之境
作者:查干牧仁

叶子一粒粒在打开,还未展匀
包裹过时光的褶皱,细微存在
这是我乘着春风,也不曾到过的地方

现在,它把自己交出
有群体的明亮,闪耀
个体之间又仿佛有新鲜的
陌生正在溢出

我也尝试着从不知名的
包裹中把无数个我,分离而出
每一个,都带着些许
造物都不知晓的秘密折痕

而这些,终将消逝,再深的也不行
当一切都恢复成日常的见惯
所有的波澜,不惊
最后一个我,点上一支烟
一口口吐出这个春天至深的寂静

推荐人:也牛
推荐语:“我也尝试着从不知名的/包裹中把无数个我,分离而出/每一个,都带着些许/造物都不知晓的秘密折痕”。万物都有来处,都带有前世的“折痕”。“而这些,终将消逝,再深的也不行/当一切都恢复成日常的见惯/所有的波澜,不惊/最后一个我,点上一支烟/一口口吐出这个春天至深的寂静”,不被折弯的只是“春天至深的寂静”。诗歌无意间见到本性,也许,这就是禅意诗的显著特点。


卯时,过法源寺
作者:快禅如风

山门
虚掩了一座初春

轻叩
开门的是木鱼

风,踮脚走过
似乎无意唤醒山中万物

我跟风
看淡月悄然归零

推荐人:曹红燕
推荐语:读这一首诗,让人格外的轻安,繁杂之心也随之“悄然归零”。可令读者随诗之意境入禅。


窗外
作者:白芷

之上是圆月,之下
是灯火,无休止的轰鸣声
没有上下……

推荐人:曹红燕
推荐语:无上无下,我理解为亦即无内无外。内外是二法,对立。内外应是平等一如。欣喜诗人所见的窗外没有上下。


如是
作者:奥冬

跑步时,手机放着《金刚经》
有一句没一句的听着

七里河水,夜风,虫,蛙,鸟
有一句没一句的听着

推荐人:曹红燕
推荐语:无心恰恰好!用心即起执!如是,即在道中!


二、【探索思考】


曹红燕禅诗的新境界

作者:李霞


       平平常常,自自然然,清清淡淡,若有若无,随随便便,便有了一个新境界一一禅诗。写禅诗的诗人,是一位瘦瘦弱弱的小女了,湖北省黄石市的曹红燕。就是这样一个女子,竟然把东方美学的至境禅,推到了一个新境界:简淡,自然,美妙,独特。
       你的目光一触及这些文字,你就会立刻安静下来,因为世界因为这些文字,已美妙起来了,你也在这个世界上,你当然也美妙起来了。
       美妙,美和妙,二者都来了,这样就是禅了,禅也许会让你成为另外一个人:一个原来的你,一个你自己的你。
       现在禅诗一个很大的局限,是以佛写禅,这样其实离禅很远了,因为你没有放下。放不下,只好负重前行,肯定走不远。禅永远在别处,永远是另外,这才是禅的价值和魅力及生命力所在。
       面对这些文字,多说几句,真的多了。真不如,再读读诗,再想想诗......(2024.4.2夜于郑州)

附曹红燕几首诗:

《日记》

今日无事
今日无事
今日无事

阶前草,那么绿


《窗外》


窗外不见当年
只有一棵梅
花正开
雪纷纷地下


《李花开了》

李子树开花了
密密的开着
细小好看的小白花
开着花的李子树下
有位戴草帽的老人在锄草

小孩来喊爷爷
把李子花喊落了两三片


《像一棵草一样》

我们本可以
如此简单而轻松
像一棵草一样

有风的时候
摆一摆

无风的时候
静立

像一棵草一样
与其它的各种草一起
自自然然
随处安生


《一盏茶水》

桌上一盏茶水
在我即将举手端起时
它是一座倒映着青山的湖
我坐在湖边


《天空》

鸟在天空飞翔
越飞越高
越飞越远

越来越空

推荐人:曹红燕、也牛
曹红燕推荐语:诗人李霞老师通过对我这几首诗的例举,用精简的语言告知了我们,什么是禅诗的新境界。同时,李霞老师也指出了现在禅诗创作的一些问题,即“现在禅诗一个很大的局限,是以佛写禅,这样其实离禅很远了,因为你没有放下。放不下,只好负重前行,肯定走不远。”他指出,“禅永远在别处,永远是另外,这才是禅的价值和魅力及生命力所在。”我们现在的禅诗写作需要这样的探讨,需要被清醒的指出问题。这样的读评更有利于禅诗写作的发展。
也牛推荐语:“禅也许会让你成为另外一个人:一个原来的你,一个你自己的你。”文章作者评得到位。禅,回归本来,回归自心,如果透脱,即是觉、即是心、即是佛。而诗人曹红燕诗禅双修,悟入颇深,她的诗机锋不露,一派天然,自然给作者提供了品读的优秀现代禅诗文本。


三、【诗人读诗】



海恋:在《现代禅诗欣赏》编发的一组诗歌

编者按:编选这一组诗并不容易,我犹疑了,要怎么界定现代禅诗,在近半年时间读过的诗作中,有很多诗歌里有禅意,有彻悟之光,有语言的智性和心地的慧根,但是做这种定位仍旧是牵强的,我在《现代禅诗浅议》里不断地辨析诗与禅,力图找到它们的异同点和连接点,似乎已经找到了,但在实际的阅读中,仍会遇到迷津。现在想来,原因还在于这种辨析,禅讲空,一切命名皆是相上着眼,哪里有禅呢?没有,哪里又有诗呢?也没有,所以,的确无可分辨,既如此,还计较什么呢?能从一些诗里到一道乍现的灵光,你看到了那些文字背后的灵魂之光,便足以,至于它是什么,留给时间,留给真心阅读的人,就好。——海恋


动物的眼睛
作者:月窗

在你的眼睛里
它看到它自己
它看到干净的天空
飞过一声鸟鸣
你眼睫的树林
微微颤栗

       海恋赏读:眼睛是心灵之镜。所呈之相皆为心境,干净的眼睛才能看见干净的天空,照见本真的自己,反之亦然。动物眼中的一切就是“我”眼中的一切,而它看到的一切也是我看到的一切,这是互为映照的关系,亦是无我的状态。“凡有所相皆是虚妄”,万事万物本无实体,皆是起心动念所呈心相。而这些影像又相互关联,如风云雷电掠过树林,总要泛起阵阵涟漪。也许这首小诗只是诗人攫取的一小段现实之景,但一念纯净便显现了彻悟之光。


如何降服一只盘子
作者:黎弗斯

端起来
平放在自己面前
而非
取土于岭
碎其形神于碾子大锤
以清水和之
手工揉捏搓切削
塑造新的神形
上釉
风干后
猛火炼造其筋骨
最后出窑
清洗
端起来
平放在自己面前

       海恋赏读:《金刚经》中,须菩提问佛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我们且不说这段经典的要义,经难解,解了也是缪解。但是这一问可能正说出了所有凡俗众生的潜在心理意向。“降服其心”,其“心”为何心?不外乎身在红尘,无法把握的世俗心吧。人人皆有此心,但人人又不甘堕于此心,所以才不断要求自己出离,超越,重塑……凤凰涅槃不是神话,恰恰是生命的一种常态。从这个角度来读这首诗,诗人写的是一个重塑自我的过程。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这是一个潜意识的呈现。首尾的两个“端起来”,我觉得有端详之意,自我端详,然后自我修葺和塑型,弃去不满意的部分,再重塑合理的形象,这个过程中完成自我的飞跃。足见,这不是一只一成不变的“盘子,”说不定,过段时间它还要再经历一次降服和打磨。降服一只盘子就是降服一颗不完美之心,此心光明,却要经历无数次的锻造和重塑。诗人有觉醒之心,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一颗永远不满的艺术之心。


钟声
作者:曹红燕

梅村的钟声
15分钟响一次
一行禅师说
是为了将神游中的你
拉回到当下  

虽我不在梅村
但有梅村的钟声
不时地传来

       林荣赏读:梅村的钟声传来,又传来……此刻,我想起了一个词:警钟长鸣。此刻,我想去梅村听钟声。此刻,我就在梅村,梅村的钟声就在耳畔。此刻,我神游在诗人的诗中。此刻,我在读诗,感受诗之境。此刻,一首安静的诗给我当头棒喝,让我回到现实中来,天黑了,不早了,到了说“晚安,好梦”的时候了!此刻,我写下“此刻”,此刻已不在……此刻,诗人笔下的“钟声”在响!
       一首把我拉回到当下的好诗。当下,我在享受一首禅诗带给我的艺术之美!


有限性
作者:谷莉

我想你,轻描眉
而跳跃。一只小鸟随意梳下羽毛

飞远了,但天空不是我飞的
我要携带它,穿越许多城

最长的城叫冬,寒而臃肿
却有皎白的能开花的眼睛

不开花,是一张画布
有完整的手印从里面伸出

瘦骨——嶙峋的现实
也有不完整的,指甲挠出光亮

指肚按住别离,当惊惶被定格
恰如戏谑邀请我的手试探

想画一个人,却形成一株荷
迈着蹩脚,走向大雨的池塘

       海恋赏读:这首诗我能读出的是无奈,是对自由和爱的求而不得。诗的分节比较整齐,两行一节,七个小结,每个小节似乎都可以独立成诗,但连起来又是一个整体,这也是特别之处。想要读懂诗中的况味,需要首位照应。开篇一句“我想你,轻描眉/而跳跃。”最后一节:“想画一个人,却形成一株荷/迈着蹩脚,走向大雨的池塘”。可见,诗人写的应是对一个人的思念,中间几个小结的叙述也印证了这个。“天空不是我飞的”、“最长的城叫冬”、“指肚按住别离”……这些都指向一种相思绵长的情绪,幽怨难诉,心字成灰。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荒凉与孤苦,思念之深,心事之重。最后,想画的人却成了一株荷,这隐喻着诗人试图把思念转化为另一种生命之美,让心莲盛开,遮蔽阴霾,但终归尚有蹩脚,且所归之地是大雨的池塘。也许印证了尘缘未了,解脱还需指甲挠的出光亮来完成。生发较多,但解诗就是在解一个人的心像。我想,这首诗所写的正是一个人化解情感和情绪的有限性,总归是旁观者清,身处画境,很多事我们常常难以自行勘破,爱恶欲,伤别离,求不得,人生多苦,皆因生而有情,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局限和障碍。然而,人若无情,又何必来这人世走一遭呢?这首小诗,看似句式散乱,实则很有条理,且叙述也很凝练,感情真挚饱满,有意境,也有禅意。


空巢
作者:董眉

山空,人静,寺庙的麻雀
落在佛的肩膀上

成熟的无花果里面全是黄蜂的卵
像玉米杨花,像小麦接穗

蒲公英,风男子
一阵白色风

亲爱的麻雀:米袋子,泡茶坛子,
真空杯子,氮气罐  

如果繁殖是造成饥饿的绝对论
父母几乎等不到衰老

因饥饿、疾病而死
或者捕食者,没有永远的庭院

众人鼓掌
略有悔

       西周赏读:董眉的这首诗具有插花师的优雅得体,把语言的灵动干净,与其内在孵化出的张力处理得如鹤立静池,很有高级感。诗中前三节属于插花布景,第四节突然用了对话,直接言空,罗列几种现实境况,用名词生发结构,简单干脆。麻雀是重要喻体,指代经常问佛求生(落在佛的肩膀上)的芸芸众生相。诗人告诉我们,世间的空相是大有,需要自我填充,天经地义,是原始生命力的萌动,这种质问落实的根据是无花果和蒲公英。前后呼应得是不是很巧妙?名词化的空间流动感被诗人运用的晓畅自然,诗意荡漾。如导语中所言,越渴望“诗意地栖居”,“空巢”越在理想的天空醒目地存在。如何进一步揭示事物的真相呢?诗人在第五、六节里,沿着第四节的问题,用反证法完成解构,轻轻将锋芒指向问责繁衍与生老病死的现实荒谬的决定论上,也与无花果和蒲公英两句形成互为反射关系,勾连紧密。最后一节很有意思,这场追问,得到的答案却是首句山空人静式的佛的对语,隐隐有讽刺意味。全诗放的直接,收的聪明,尊重了诗本体。这是诗人向现实主义靠拢的疑似之作。


雨后的晾衣绳
作者:何秀

一滴水也可以安静地呆着
呆着,呆着,就跳下了悬崖
一滴水也可以慢慢靠近另一滴水
从问候开始到相拥着跳下悬崖
一滴水也可以走近一群水
站成一排,你拥我挤中
手拉手跳下悬崖
谁也想不到一根钢丝晾衣绳
可以晾晒一支军队
一根钢丝晾衣绳
也有过
绝望的孤独和爱情

       海恋赏读:读这首让人想到一些艺术家们特例独行的审美情趣和非比寻常的艺术眼光。如俄国视觉艺术家赫尔加·斯坦策尔把晾晒的衣物摆放成各种艺术图形,用蔬菜和水果制作成各种动物的形状,在生活里寻找各种创意美术,彰显独特的视角;法国行为艺术家蒂埃里.曼登在屋外的墙面上钉上床铺,或搭建出一个人的酒吧间,把自己挂在墙上悠闲地读书,表现个体的闲散与孤独;英国街头艺术家班克斯,不但经常在伦敦街头的建筑物上随手涂鸦,还在拍卖会上以自毁名作的方式向艺术致敬……与其说这些艺术家创意独特,不如说他们都有敏感善思的心灵。艺术之根在生活里,在朴素中发现美,发现情趣和隐含的情感与哲思,正是艺术家应做的,而诗人就是语言的艺术家,他们和其他艺术家一样具有非凡敏锐的心灵触须,探寻肉眼不易发现的新奇与生命独特的颤动。何秀这首《雨后的晾衣绳》很好地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和不同寻常的感知力。是啊,谁也想不到一个晾衣绳能够牵动一位诗人的视线,能够在诗人的眼中幻化成一首爱与孤独的颂歌,这是一种惊喜,因为神奇的发现而令人心生美与感动。



作者:太阿

当我遇见,初以为棕榈蓝黑色的果实是葡萄,
可严肃思考后,确认为是一万个肾,
让我一一多联动的印象主义者一飞在来一一在严酷季节,皮中毛缕如马之鬃鬣。

       海恋赏读:语言本身不是实体,符号或是代码而已,为事物赋形的是人的意念,但语言本体论提出:说话的主体并非控制着语言,语言是一个独立的体系。“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有创造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对人的意念,认知具有反作用力,人无法完全控制语言,语言的世界便变异成真实的世界,或者另一个相对真实的世界。语言与思维对立这一特性,使语言转化为实体的状态,音乐,绘画,舞蹈,所有为生命赋形的语言形式都可能另造出一个世界。这是艺术功能最大化的途径和标志。这首《马》就是一个很好的启示。“马”只是诗人对事物的命名,至于它是什么?答案是隐藏在真相背后的,事实上它可能什么也不是,只是幻象与错觉,当人的心念飞扬起来,一种事物可以和无数种事物联动起来,它们是挤在一起的蓝黑色葡萄,是一万个肾,是涌动的马群,是一整个世界,又什么也不是。这首诗的爆发力是惊人的,瞬息间的表达却是经年的深厚认知的体现,这就是诗歌,它的成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如植物的生长,需要丰厚的土壤,更需要阳光的润泽和雨水的灌溉,最终它们会转化为意识的灵光,通过语言折射出来。

推荐人:曹红燕
推荐语:现代禅诗诗人及诗评家海恋,在《现代禅诗欣赏》编发的这一组诗歌,是用心的,也是对现代禅诗的界定及现代禅诗写作的指导。什么是现代禅诗?尤其是怎样才是一首上乘的现代禅诗,至今应该还是在探索之中。现代禅诗的写作者在不同的写作阶段,略作停歇,进行再思考和再研讨,也是非常必要的。海恋对一组诗的点评及编发,也即带着这样的一个探究。这也是在借此引发同人们的思考。


四、【林荣读诗】


声声棒喝唤醒谁:“杀气”“悲情”也是禅
——读林新荣诗三首

文/林荣


         什么是禅意诗?
         禅意诗有什么样的特质?
         恬淡?空灵?
         淡定?从容?
         自在?欢喜?
         禅意诗当然可以具备如上质素,如上质素符合很多人对于禅意诗的认知。
         禅意诗是不是也可以透露着血腥、杀气和浓浓的悲情?当我读到林新荣的三首诗:《杀猪》《杀牛》《杀鱼》时,第一感觉:杀气。第二感觉:血腥。第三感觉:残冷。第四感觉:暴力。第五感觉:傲慢。第六感觉:可怜。当然,我这里的一二三四五六不是次第,这些感觉其实是一,是聚涌而来的,同时出现在我的反应里。
         然而,当这几种感觉同时涌现并让我意识到我是在读诗时,我忽然羞愧而欣喜地发现自己竟然读出了禅意!
         是的,禅意。
         这禅意来自于三个“杀”字三首“杀”诗发出的分分明明的棒喝声。
         是的,我听到了穿空而来的棒喝声!
         一首诗,一声棒喝!
         两首诗,两声棒喝!
         三首诗,三声棒喝!
         声声棒喝唤醒谁?打醒谁?
         让我激灵灵打冷战的棒喝——人啊,人啊,为什么要有那么重那么重那么重的欲望呢?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有答案么?
         人们说:人活着,就要吃,不吃怎么活。没错,民以食为天。这是人们的理由!
         吃什么?谁能能给出唯一的答案?
         口腹之欲,舌尖上的美味。人对于所谓美食的贪婪竟是对其他生命的肆意剥夺,竟是建立在其他生命的痛苦之上!
         冰冷的锋利的尖刀。沉重的暴力的锤子。这些被人操纵的器物用在了对其他生命的无情杀戮。
        圣人说:万物一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圣人说:万物有灵。悲悯众生。
        可是,圣人说的,凡人可以听而不闻。
        学者说:量子纠缠。全息宇宙。
        人们也知道: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是生命,都是灵体。
        但是,人们也说:人是万物之灵,人可以凌驾于其他万物之上,人是生物链的最高端,别的动物可以被人任意杀食取用。
        当人们对一头猪、一头牛、一条鱼下杀手时,人,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知错么?
        知错么?
        知错么?
        林新荣的三首“杀”诗,让我在棒喝中再一次激灵灵打个冷战!
        当我读到:躺在案板上的死猪“——白白净净的像是去新春做客”,不由得悲从中来!
        当我读到:绝望的牛“罩在眼帘的破衣裳/滑下:噙住的两行热泪/慢慢淌出”,不由得悲从中来!
        我说此刻,我的心在痛。
        我说此刻,我的泪在眼眶里打转。
        我说此刻,我的手在微微发抖。
        我说此刻,我的耳畔响起了听不见的哭泣声。
        原来,禅意可以是血腥的,因为血腥可以唤醒平等心,可以唤醒对生命的尊重。
        原来,禅意可以是杀气腾腾的的,杀气腾腾的诗可以唤醒人的良知,可以削掉人的傲慢。   因果是铁律。行为作用与反作用是真相。
        杀人偿命,杀猪、杀牛、杀鱼有罪过么?
        当我读到:“当鱼膘/在小孩脚下“嘭”地踩响//生存是他们内心的波澜”,真的是悲从中来!可怜的“小孩”,把生命当成玩物的“小孩”,无知无畏的“小孩”啊!
        我们这些贪吃的成人,我们这些举起刀子拿起锤子的成人,真的“长大”成人了么?我们是不是变得越发贪婪越发傲慢了?多么可怕!
        “河滩上的竹林
        依旧翠绿地摇曳着”
       杀戮再继续,翠绿也再继续。世界就是这么存在着,时光就是这么流转着,杀戮和新生共存……林新荣的这三首“杀”诗收录在他的诗集《天瑞地安》一书中。
       天瑞地安,多么吉祥的四个字。
       天瑞,地安。愿天地之间,万物和谐共生共荣。愿那头白白净净的像是去新春做客的“猪”真的去了另一个美好的春天,真的在另一个世界得到了生命的平等和尊重,得到了解脱和新生!
       三首“杀”诗告诉我:声声棒喝是良知。杀气悲情也是禅。

       ——2024年4月23日夜于养心阁


附林新荣诗三首:


杀猪

真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啊
生命在按住的四条腿上挣扎

同样是在案板上——
像是睡着了
褪毛后的猪:耷拉着耳朵
眯缝着眼睛,侧卧着。

——白白净净的像是去新春做客


杀牛

屠夫啐了一口
又举起铁锤
在绝望的哞声与粗重的呼吸里
牛昂了昂头
趴下的前腿
挺了起来
——罩在眼帘的破衣裳
滑下:噙住的两行热泪
慢慢淌出

河滩上的竹林
依旧翠绿地摇曳着


杀鱼

刮鏻
是酷刑中的剥皮
切块
肯定是分尸
当鱼膘
在小孩脚下“嘭”地踩响

生存是他们内心的波澜

推荐人:曹红燕
推荐语:什么才是禅意诗?禅诗应该写什么样的题材?诗人林荣以评诗人林新荣的这三首带着“杀气”与“血腥”的诗歌,打开了禅诗写作者的视野和思路。从林新荣这三首诗中读出禅意,是因为此诗以其“杀气”,强烈地唤醒我们心中对众生的悲悯。禅者心中“万物一体”“众生平等”!


【主编手记】

        4月,似乎一直是在下雨。万物有春雨的滋润,无不生机勃。
       本月,在中华文艺网现代禅诗探索平台上,发布及推荐编发的优秀现代禅诗,数量可观,收获满满。
       作为本月的编者,令我感到可喜的,不只是看到了现代禅诗创作的丰收,尤其是,几位同人不约而同,对什么是现代禅诗?如何写作现代禅诗?自发进行了一次更为新鲜的探讨。称之为新鲜,是因为所提及的观点在过去多年形成的理论基础上,有着新的大胆的突破。
       诗人海恋对她所选编的一组禅诗进行了这样的思考:“编选这一组诗并不容易,我犹疑了,要怎么界定现代禅诗,在近半年时间读过的诗作中,有很多诗歌里有禅意,有彻悟之光,有语言的智性和心地的慧根,但是做这种定位仍旧是牵强的,我在《现代禅诗浅议》里不断地辨析诗与禅,力图找到它们的异同点和连接点,似乎已经找到了,但在实际的阅读中,仍会遇到迷津。现在想来,原因还在于这种辨析,禅讲空,一切命名皆是相上着眼,哪里有禅呢?没有,哪里又有诗呢?也没有,所以,的确无可分辨,既如此,还计较什么呢?能从一些诗里看到一道乍现的灵光,你看到了那些文字背后的灵魂之光,便足以,至于它是什么,留给时间,留给真心阅读的人,就好。”
       海恋遇到的这种“迷”,应是我们同人也曾遇到过的。比如我,就是如此。当我们发现一首自以为有些禅意的诗时,其实有时也是有些不太确定的。但是要完全否定其不是一首禅诗,而又感觉诗中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禅意。对这类诗,是纳入还是排除?海恋有意选编了一组这样类型的诗,以引发同人的注意。她说“能从一些诗里看到一道乍现的灵光,你看到了那些文字背后的灵魂之光,便足以,至于它是什么,留给时间,留给真心阅读的人,就好。”如果,我们能有这样的慧眼和心胸,将会有更多诗歌中的禅意被肯定被拨亮。无疑,海恋对现代禅诗的入选有着更开阔的举张。
       恰巧,与此同时,诗人林荣也选编了一组“充满杀气与血腥”的禅意诗,以实事证明,禅意诗的特质不只是恬淡、空灵、淡定、从容、自在、欢喜,“杀气”“悲情”也是禅!对于已习惯写作并选编“恬淡、空灵、淡定”的禅意诗的我们,也无异于就是一声“棒喝”!林荣从现代禅诗的写作题材上,宽阔了我们现代禅诗的写作及界定。过去,我们也曾有这些认识,但是在现代禅诗的写作上,始终并没有真正从题材上有更多的拓展,林荣特意挑选的这类题材的禅意诗,是在以重重的“棒喝”来唤醒我们!
       更应该感谢的是,诗人李霞老师在本月也对我们现代禅诗的写作,提出了他的独到见解。
       他提出禅诗的新境界应是:简淡,自然,美妙,独特。他指出:“现在禅诗一个很大的局限,是以佛写禅,这样其实离禅很远了,因为你没有放下。放不下,只好负重前行,肯定走不远。禅永远在别处,永远是另外,这才是禅的价值和魅力及生命力所在。”我们现在的禅诗写作需要被清醒的指出问题。常言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本月的编稿中,我在阅读推荐某些诗作时,也被触发过怎样才是一首上乘的现代禅诗的思考。我喜欢的禅诗,不只是对我说理,我希望的是在阅读这一首禅诗时,被这一首禅诗直接带入禅境之中,能会心一笑。古人是有因一句禅诗而开悟的。禅诗可以是拙拙的,是粗糙的,是活泼泼的,甚至是孩子气的,禅诗不应该只是板着脸说教的。我们写禅诗者,应知行合一。不应该仅是将所读到的禅理以诗句而传达。我们的禅诗更应是对禅境的直接呈现。有些学佛者,很在乎表面的形式上的,开口阿弥陀佛,闭口阿弥陀佛,被称为“佛里佛气”的,我们写禅诗也要小心不要成为了这样,不要只是写些“佛里佛气”的诗。不是诗中写了禅字写了佛字,写了禅理佛法,就是禅诗。
       “诗禅双修”!不妨也可加重些禅修的力度!
       春天真好! 立夏在即,没有不好的季节。同人们努力 ,夏季,又会是一番好景象!(曹红燕,2024年4月30日于湖北黄石)


荐稿:也  | 编辑:风 笛 

相关阅读

扫一扫登录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