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艺网.net 首页 头条资讯访谈评论
订阅

访谈评论

心如在 ,何处不飞—— 顾偕地铁短诗赏析
曾反复品读顾偕于十四年前的诗集《潮湿》中《地铁上的诗歌》组诗八首,那里他处理的是爱、母亲、希望、命运等大题材。而这首仅有18行的《地下列车》,却是关于地铁本身。虽说收回眼光,近写眼前,依然不失为写了份宏 ...
分类:    2023-1-26 11:24
顾偕 | 读诗也是种学问
顾偕 | 读诗也是种学问
诗是人类语言的精华。孔子训子名言曾曰:“不学诗,无以言”。应该是指不读《诗经》之类,便没法说话。纵观世界对诗歌的评价,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较早时期也有断言:诗是一切知识的开始和终结,它同人心一样不朽。 ...
分类:    2023-1-22 20:10
刘立云:军旅诗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刘立云:军旅诗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刘立云,历任《解放军文艺》编辑部编辑、编辑部主任、主编,解放军出版社文艺图书编辑部主任。2015年至2018年任《诗刊》主编助理(特邀)。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军新作品特殊贡献奖、《诗刊》、《人民文学》 ...
分类:    2023-1-20 20:20
徐敬亚:诗,一种自我拯救术
徐敬亚:诗,一种自我拯救术
徐敬亚,著名诗人、批评家。海南大学诗学中心教授(退休)。著有评论集《崛起的诗群》、随笔集《不原谅历史》、诗集《徐敬亚诗选》等。其中《崛起的诗群》,反映了“朦胧诗”的崛起,影响很大,推动了中国新诗的发展 ...
分类:    2023-1-20 20:03
罗振亚:论“前朦胧诗”的意象革命
罗振亚:论“前朦胧诗”的意象革命
罗振亚(1963- ),黑龙江讷河人,文学博士,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芒克、牧野等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
分类:    2023-1-19 12:42
杨四平:远岸诗歌的幻象、密码、秘境与喜悦
杨四平:远岸诗歌的幻象、密码、秘境与喜悦
杨四平,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导,华夏文化促进会顾问、香港文学促进协会顾问,中国十大新锐诗歌批评家。远岸,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际汉语诗歌》执行主编,红帆诗社创始社长,曾任海南省青年诗人协会主席、海南 ...
分类:    2023-1-19 11:06
《水调歌头》:大运河的诗意故事和人事
《水调歌头》:大运河的诗意故事和人事
胡弦谈到:“《器识》,是我正在写作的运河系列诗歌中的一首。这个系列主要由小长诗组成。我把中国水系看作连通中国精神的一个装置系统。我一边写一边能体会到,我对一条河的情感,包含在从现实场景中直接获取的物象 ...
分类:    2023-1-18 22:28
吴思敬:为诗坛摆渡 与新诗同行
吴思敬:为诗坛摆渡 与新诗同行
吴思敬,著名诗歌评论家、理论家。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诗探索》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作协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
分类:    2023-1-18 21:53
人病天知 望天走笔 —— 赘述或与疫情相关的顾偕诗
顾偕诗歌的养成,在我看来空间性大于时间性。意即统观其跨越四十多年的创作,愤懑与冷静共在、失落——控诉与寄望交融,激情在章节间波次呈现,这些特征竟然是大时段风貌合一的。他的思想体系早熟得可以,看他写于19 ...
分类:    2023-1-18 16:39
生命的笛音 —— 孙思诗集《剃度》序
生命的笛音 —— 孙思诗集《剃度》序
孙思用精当的自然天成的雕刀,赋予诗以生命时,那俘获人心的力量便电闪雷鸣,迸发出一种慑人的冲击力。她九十年代创作的诗歌作品,风格深沉、低回,有一股淡淡的紫甜菜般的忧郁和秋雾一般的苍凉! ...
分类:    2023-1-18 15:48
王家新创作谈:诗歌的“内与外”
王家新创作谈:诗歌的“内与外”
我坚信诗人是被动的,每一首诗都是他的守护神赐予的礼物,或者按你们喜欢的说法,是他的缪斯馈赠的。他应该谦卑恭谨,不要把馈赠当作自己的成就。同时,他的头脑和意志又必须警醒敏锐。正是那种尽全力捕捉可触知的真 ...
分类:    2023-1-17 18:56
李少君:陶渊明与诗歌史上第一次情感转向
李少君:陶渊明与诗歌史上第一次情感转向
陶渊明的情感转向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对于自然的热爱,主要是其田园诗;二是对于人世的深情,包括他的亲情友情甚至爱情;对于这两方面,他在情理上都全身心投入,可以说有一种自觉性主动性。 ...
分类:    2023-1-17 18:20
徐敬亚论海子、神性、抒情 ——接受〈深圳商报〉纪念海子逝世20周年专版采访 ...
徐敬亚论海子、神性、抒情  ——接受〈深圳商报〉纪念海子逝世20周年专版采访 ...
徐敬亚,著名诗人、批评家。海南大学诗学中心教授(退休)。著有评论集《崛起的诗群》、随笔集《不原谅历史》、诗集《徐敬亚诗选》等。其中《崛起的诗群》,反映了“朦胧诗”的崛起,影响很大,推动了中国新诗的发展 ...
分类:    2023-1-15 11:56
趋近诗歌精神 ——序《顾偕长诗选》
趋近诗歌精神 ——序《顾偕长诗选》
杨匡汉,原中国社科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诗探索杂志主编、著名文学评论家,著有《缪斯的空间》评论集多部,主编《中国现代诗论》、《中国当代文学》等。此文为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顾 ...
分类:    2023-1-15 11:25
汤介生 | 诗何以是重要的
诗比叙事更为长存。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叙事时常为思维画地为牢,语言的秩序与文字的逻辑,在创造的同时进行抹杀。每一次向外的写作,同时也是向内的僵硬同化。叙事把一切纳入正轨,把混乱的事实言说成一条长线 ...
分类:    2023-1-14 17:13
入驻咨询:18917870728(微信) 02162271678
◆ 推荐阅读

扫一扫登录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