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华:华亭诗群的意趣和探求

2023-6-9 11:46| 发布者: zhwyw| 查看: 79557| 评论: 0|原作者: 杨斌华|来自: 上海作家

寻找与投射:华亭诗群的意趣和探求 
——《华亭诗选》摭读

杨斌华

   编者按:
   我的诗篇——诗歌创作大赛”获奖名单于8月18日晚揭晓,华亭诗社荣获最佳诗社奖。为进一步研讨华亭诗歌现象,特此刊发杨斌华(上海作协研究室主任)所作《寻找与投射:华亭诗群的意趣和探求——<华亭诗选>摭读》一文,全文有删节。


   《华亭诗选》(徐俊国主编,沈阳出版社2015年7月)甫一问世,即引起诗歌圈的瞩目。这也许是因为该诗选中收集的部分诗人及其作品似乎业已逾越了通常民间诗社的传统藩篱与社群的限囿,具备一定的标杆性和启示性,它表征着上海诗坛主要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的一茬年轻诗人的写作路径与水准。放眼远眺,有这样一些正处创作盛年的诗人的名字正不断闪耀在诗界的星空,譬如陈仓、徐俊国、古铜、张萌、漫尘、语伞、南鲁等,他们的作品汇聚成一束游荡栖居于城市文明、深怀虔敬与渴求、不懈地缅想与冥思的精神之光。


   对于优秀诗人的写作而言,重要的当然不仅是拥有热忱、才情和坚韧的定力,而是如何能够以一己之力洞烛幽微,察古观今,更以新的言说方式和现实经验的表达方式来揭示这个时代的征候和物象。词与物的关系,一直是文学的核心关系之一,两者之间既是主客观的对应关系,也是思想与价值的投射行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词与物的对应与连接,样式多变,形态各异。而在具体的书写中,为了使事物得以自然精到地呈现,语词的自洽与妥帖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对自然存在与生命图景的千姿百态的丰富表达的不断更新、替换和修补,并藉此努力营造一种显现人类精神演绎过程的杰出话语。


   翻阅完这本《华亭诗选》,在讶异之余,我深深感觉到欣喜。它是否如有论者所言,承传延续了松江华亭的诗歌传统基脉,或许可能还另当别论。然而,判断它着实构成了当下上海诗坛一支不容小觑,且极富成长性与潜质的力量,却是无可置疑的事实。我以为,诗群聚合是氤氲和提振诗歌生态的颇佳方式,古往今来概莫如此,即使在松江悠久的文化历史上,任何诗体词派意图鹤立文坛,引领风尚,自成一格,在很大程度上也需要依凭文人意气、思想话语的相互激荡,让诗意时光绵久不息地堆积成塔。


   子薇的诗作善于从寻常事物的实体或生活实境中取材,感觉纤敏冼练,语象错落有致。曾经有同好认为,“她的语言或倾泻而下,或汩汩涌出,随手便是盎然的诗意,又融合着哲思的语言世界,给人以强烈的在场感和幽妙的形而上意味。”即便不从女性视角和语调来加以评析,我同样以为她的诗不经意间喻示着城市文明群落中人的一种精神的寻找,一种悲悯的情怀,一种渴望心灵皈依的祈盼。也许,我们可以就此来精准地寻找和确认华亭诗群的某种心灵图标。


   在既往对于复杂斑斓的当代诗群的诊问中,我曾经一直试图寻找某种相对于现代个性的顽强表现而言的特异的存在。我觉得,它既应该体现在诗歌形式感的变化上,显现出一种迥异于他人的独有的情绪特质和象征语义,又源自写作者内心经验及其价值观的深度蕴积。我曾经以为,他们是在诗中失去了愤怒的情感。这种“失去”可能意味对某种精神宣示的自我放弃,甚至意味着某种心灵逃遁和无奈感,而不是单纯的冷漠麻木。时光荏苒,如今,我已然更能理解并认同他们这种精神与语言传达的纯净和独异。显然,重要的不是我们急于就此作出文学审美价值层面的评断,而是对这样一种诗人的情感记忆、精神意向的追寻、把捉及契入。甚至,我毫不怀疑,其中它当然包含着过去的经验记忆的堆积,更指认着堂皇现实中情感的缺失、文化的匮乏。同时,是否可以认为,近年来弥漫于诗坛的类似这种有意无意的文化传达,表征着一种看似不无矛盾的悖论的现实:诗人的身体乐意寄居、游荡于传统日渐崩解、生命承受重负的喧嚣城市,心灵却时时依恋着难以返回的故乡,并以一种文化优渥者的姿态用文字记录并袒露不可复制的个人经验,似乎在为日益败落的家乡田园、故土命运振衰去蔽,用语的低调素朴倒是在一定程度上泄露出某种文化话语权力拥有者及叙述者的高蹈翩跹。


   在如此情境下,我们来阅读华亭诗群中张萌的作品,反而使人感受到一个精神找寻者的激越而清晰的内心跃动。张萌的诗行间仿佛布满着时光的碎片和生活的屐痕,他试图从自己由乡村至城市的记忆与现实的经验出发。在他内心深处,似乎存在着一种不断漂泊找寻的渴望。


   与之相仿,漫尘的诗一如他的名字,也许同样可以说是一种归于尘俗的写作,散发着浓郁的民间生存的痕迹与气息,以及生命自然交织互动的融洽与生动。漫尘乐于表达一种正向的积极的对人生的思索感悟,其作品无不显示出一种近乎自语的探求与皈依的渴望。


   文字作品素来讲求天然去雕饰,抑或自然与华美并重,但对一个试图独标一格的诗人来说,在语言功底苦心凿造的背面,真正可能使之厚积薄发、成就佳构杰作的,是如何冲决精神与艺术视域的自我限囿,如何具备敏锐的生活洞察力和蹈厉飞翔的思想人格。而这对华亭诗群的年轻诗人而言,目前着实面临一种难以逾越的精神迷津和情感沼泽。



审核:原作者 | 荐稿编辑:牧  

相关阅读

扫一扫登录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