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起兴艺术 ——戴仁毅诗集《独木舟》赏读

2023-4-22 22:04| 发布者: zhwyw| 查看: 66236| 评论: 0|原作者: 海客|来自: 中华文艺网

诗歌的起兴艺术
——戴仁毅诗集《独木舟》赏读
文/海客


我读戴仁毅诗集《独木舟》里的诗篇,对其起兴艺术的前提与底色饶有兴趣。

打开诗集第一辑第一篇《江南雨请看诗歌如何起兴:“水一般流泻的秀发/水一般柔软的腰肢/水一般晶莹的秋波/水一般细柔的纤指/水做的江南/被江南雨淋出绵绵情意”,“水做的江南”等语便是他写《江南雨》前设和底色。再看诗歌《老屋情》起兴第一句“吊脚楼为水而悬空/水又为屋主日夜行吟”诗中的“水又为屋主日夜行吟”也是“老屋情”的预设。同理,又如第三首《观前街》“你是穿一件篮印布的少女/袅袅脚步踩着姑苏神韵/你是画一副春意的团扇/摇落了古今日月星辰”诗句中“穿一件篮印布的少女”便是姑苏的一个具象。第四首《梦泊淀山湖》如此起兴:“年轻时我把梦的种子/播在湖畔的一个小镇上”,“种子”是不是梦的假设呢?第五首《金泽的桥》开篇:“是天上漂落的一道彩虹/还是七月的月牙挂错了地方/是牧童吹过短笛的水牛背/还是一架架古琴弹奏着古今乐章”诗中的“彩虹”、“月牙”、“短笛”、“古琴”都是“桥”的比拟物。第一辑前面五篇都有这个现象,我这个说法可以成立吗?那么我再详解拟象的前提和底色。

《金泽的桥》全诗如下:“是天上漂落的一道彩虹/还是七月的月牙挂错了地方/是牧童吹过短笛的水牛背/还是一架架古琴弹奏着古今乐章//欸乃撸声撩起的梦境/飘进了沿河人家的门窗/月亮印在流水里/家家又多了一道清朗/登上美丽的紫石桥/远遥静静的古镇  依然年轻/多像上塘街养在深闺的少女/纯情又端庄//沿河数着金泽的桥/一座一座  闪烁君子般光芒/思绪随七百多年历史缓缓/流过了桥洞/荡起了多少感慨与遐想”。诗中“彩虹”、“月牙”、“短笛”、“古琴”作为“桥”的假设后,诗人以此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欸乃撸声”可以“撩梦”,可以“飘进了沿河人家的门窗”;“月亮”可以“印在流水里”,让沿河人家“又多了一道清朗”;“紫石桥”、“古镇”可以想象为“深闺的少女/纯情又端庄”,再可以想象为“一座一座  闪烁君子般光芒”的“君子”,一而二,二而三,三而再描述了想象,展开无穷无尽的“思绪”又走向哪里呢?哦,“随七百多年历史缓缓/流过了桥洞”,诗中“桥洞”给人带来了幽幽、深邃的想象空间,成为诗歌袅袅余音。前提的充沛,使得这首诗富有浓郁的诗意,底色也有了强烈的衬托和对比。当然前提与底色的成功,只是写好诗的第一步,所谓“红花还须绿叶衬”,绿叶摇曳红花笑。这首诗还因动词的锤炼、诗意的盎然、气韵的生动,让读者或多或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与赞叹。

再看《挂在枇杷树上的歌谣》这首诗,起兴和起调时,也有前提和底色的构建。诗如下:“在从前这里不叫枇杷园/ 她的头顶上却有三盏灯/一盏是星星点亮的/一盏是月亮点亮的/一盏是太阳点亮的/没有一盏由父辈的梦想点亮//从前的塘郁有三条路/一条是坑坑洼洼的泥石路/一条是老牛走过的机耕路/一条是青蛙跳过的田埂路/没有一条是枇杷果结出的农家路//如今啊这里就叫枇杷园/她的头顶上又多了三盏灯/一盏是枇杷做的黄金灯/一盏是其乐融融的大红灯/还有一盏父辈梦中的幸福灯//自从构想了枇杷乐园/枇杷园改变了三条路/一条是美丽乡村的生态路/一条是绿荫婆娑的花园路/一条是人然合一的富裕路/美丽的童话就在枇杷园诞生/轱辘辘的水车还在慢慢叙述

这首诗反复歌咏、赞叹的“三盏灯”是“歌谣”拟象的前提与底色。完成起兴的拟象后,诗歌用“不叫”与“就叫”组成了选择性动词的起调,并让它决定了诗的转向与音节的高低。激越的词语“不叫”与“就叫”合成了仄音效果,表达诗人情感的激扬。在构建上,这首诗的想象构筑在 “三盏灯”与“三条路”中,让它们成双结对起伏着、运动着,如此紧密联系又展开对比,一张一弛地拉开张力。诗歌将标题想象为“歌谣”,高高地“挂在枇杷树上”。作为“歌谣”体,诗歌语言力求生动鲜活、复沓与回环等效果,并在音步、押韵、诗行及节数音乐性上,曼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不同时期人的命运抒发。这些都建筑在诗歌起兴时的前提与底色上。

诗的拟象作为前提和底色有什么作用呢?古人曾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几首诗起兴就非常有力。它的前提与底色的作用,配上诗歌构造与内在的气韵,再配有整饬的四音步以及阳韵,形成鲜活生动的诗境和委婉的韵律效果。我觉得写现代诗的人应有“韵律”的自觉建设,戴仁毅在诗集中有一封写给诗人宁宇的信对此有所阐述,他说:“另一类所谓‘先锋派’的诗,诗的语言不经锤炼,诗歌语言仅仅是琐碎的堆砌,零乱的砂砾,诗的灵魂不知所附,形神分离。”诗人用负面材料映衬现代诗歌创作气韵与结构、语言锤炼等基本要素的重要性。这说明他是传统的继承者,诗歌创作是有思想和文学准备的。

戴仁毅以他诗歌创作的实践和诗歌理念,让我联想到诗歌探索与实践如何继承传统精华这一课题。


供稿:戴二毅 | 责任编辑:牧  

相关阅读

扫一扫登录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