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克:劳动者的质朴闪着暖光

2024-7-31 12:31| 发布者: zhwyw| 查看: 127341| 评论: 0|原作者: 杨克|来自: 《南方日报》

劳动者的质朴闪着暖光
——评胡见宇诗集《绿皮书》

杨 克
      
       诗人胡见宇工作、生活在东莞麻涌,近日出版的《绿皮书》是他的第三本诗集。书名来自作者为东莞本地古梅生态园写的一首诗,诗集汇集了诗人近三年来对农业生态、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以及人生的理解和艺术表达。作者用诗意的笔触描绘了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示了人生的感悟和哲思,可以说这是一部绿色生态的诗意宣言。在赣南生活和工作的多年经历,以及在珠三角近20年的生活体验,为他的诗歌创作注入了丰富的灵感和深厚的情感。家乡的情怀与大湾区的变迁交织在他的作品中,构成了一幅幅富有诗意和哲理的生态画卷,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情与敬意。这部作品不仅是对生态的礼赞,作为东莞劳动者诗人的代表,其创作也折射出整个劳动者群体不懈奋斗和成长的精神风貌。东莞之所以能涌现出如此多的劳动者诗人,既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汇入有关,也与劳动者自身的文化需求和精神追求密不可分。

    之前一代劳动者的诗歌,常常描绘工厂里的辛苦、出租屋的逼仄、对家乡的思念,以及他们在城市中寻求生存和尊严的过程。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胡见宇这一代劳动者在珠三角已经扎下了根,他们大多数有了稳定的工作,生活状况也有了显著改善。这一代劳动者的诗歌,虽然依然能从中感受到城市生活的压力和工作的疲惫,但他们的创作更多地表现了在夜晚的静谧中闪烁的希望之火花。胡见宇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普通人内心的光辉与坚韧,用诗歌记录下那些平凡而闪亮的瞬间。正如他一首诗的题目,“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些诗句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时代变迁的见证,是对生活积极态度的生动诠释。

    他们笔下的农业,也不再是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他们面对的更多的是大湾区的、珠三角的、东莞当下的全新的观光农业,在这片都市田园中,别样的农事风貌,现代科技与传统农耕巧妙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生活美学,现代农事以逆向的方式融入了城市的现代进程。这种逆向思维不仅仅是对农事的重新解读,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变革。人们在这里找回了与自然的连接,重新理解了土地的意义和价值。

    胡见宇在诗歌创作中,还时常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他通过诗歌,呼吁人们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东莞的众多作家创作了大量从“世界工厂”向“生态城市”转变的“森林之诗”,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城市的发展变迁,也表达了对生态环境的深切关注与热爱。胡见宇的这类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的深情和对环境保护的呼唤,他用细腻的文字和感性的笔触,提醒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应忽视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胡见宇的诗歌创作不仅仅是对生活的记录,更是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他有一首诗叫《一只笼子在寻找一只鸟》,通过这个意象,探讨了自由与束缚的主题。这首诗提醒我们在追求爱与关怀的同时,不要忘记尊重对方的自由和本性,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去理解生活和世界。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著名诗人杨克


来源:《南方日报》 | 选稿编辑:牧 野 

相关阅读

扫一扫登录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