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恋诗评:查干湖畔的三朵冰凌花

2024-1-13 11:28| 发布者: zhwyw| 查看: 68491| 评论: 0|原作者: 赵一男|来自: 中华文艺网

查干湖畔的三朵冰凌花
——查干湖诗歌研讨会作品印象记
海 恋

  
        1230日,在查干湖畔举行了孙玉平、查干牧仁、南在南方诗歌研讨会。作为研讨会嘉宾之一,笔者仅就三位老师提供的部分诗歌作品谈谈读后的印象,因未见诗人的诗歌全貌,所述观感亦难免有失偏颇。通读孙玉平、查干牧仁、南在南方三位诗人的作品,整体感觉他们的诗都是贴近生活和自我的写作,三人风格不同,但都已形成较强的自觉写作意识。
        孙玉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诗人,作为一个和土地打交道的人,他始终以乡村生活为背景,以乡土为日常写作题材,用独特的诗写方式一遍遍地书写着家乡,书写着他对土地的忠诚与热爱。通读孙老师的部分作品,整体感觉诗风浑厚,诗歌功底深厚,感情充沛饱满,而且笔力劲道,表达功底深厚。通观以下三十首诗歌,选材多以游记观感和日常生活实践为主要内容,从生活的点滴入手,生发诗意与诗情,贴近自我的表达,展示出诗人的性情与情怀。下面仅就诗歌的具体呈现谈谈孙玉平老师的两点诗歌印象。
        一、移情于物,怡情于物。从诗歌的本质来说,就是一种移情效应。从修辞学上说,移情是将人的主观感情转移到客观的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的客观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能够更集中地表达强烈感情。那么移情又是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是作者为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有意把自己的感情转移于另一事物,使其产生与作者情感一致的境界,更好地突出作品的主题。“移情”作为美学术语,首先由德国美学家费肖尔用来表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意识活动,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加诸对象,使对象具有一定的情感和审美色彩。这种理论后来成为德国立普斯心理学美学的核心内容。在中国,王国维的意境说最接近于移情。孙玉平诗歌中移情手法的运用非常娴熟。如:《查干湖的黑颈鹤》,诗人写了一只独自在芦苇丛中单腿伫立的黑颈鹤,它的美,它的孤独,它的自信,诗人从鹤这一物象中看到了自己,这是一种自我的映照和欣赏,同时也在这种映照的对比中,看到了自己的孱弱。“而我知道,它的美和自信/源于查干湖空旷的背景”,这是一种发现,只有在大自然的背景之下,美才能够得到充分的映衬,如果没有查干湖的广袤和空旷,黑颈鹤遗世而独立的美就无法彰显。“我猜想,它是不是因为孤寂要发出鸣叫/可是它没有……/它飞走了/像一阵风/从我残弱的内心穿过”结尾一句,诗人由物象观照到自我。鹤的孤寂更是人的孤寂,然而人却不能像鹤那样随风而逝,毫无牵绊,去寻找自己更加广阔的天地。因而,诗人自叹自己是何等残弱,而诗人说出的又并非只是自己,而是人共同的一种情态,在孤独面前我们远没有一只鹤洒脱和自信。还有《母羊》这首诗,诗人写了一只离群的母羊在夜幕降临的时候使劲吃草,以此来守护和喂养腹中的小羊,这是母爱的力量,只有这种爱的力量才会使一只最胆小的动物变得如此强大。那么,这里是在借“母羊”这一意象来赞美母爱,这也是一种移情效果,他的诗里像这样把“我”融于物中,并在物我合一的情境中达到怡然自得的例子很多,而诗歌的移情常常是质感鲜明的,用词语和意象营造的意境来使人动容,使人过目难忘。
        二、质地朴实,情感深挚。作为一个双脚扎根泥土的诗人,孙玉平的诗呈现出对泥土深厚的情义,对故乡深厚的眷恋和对人生世相透彻的理解。他在诗里刻画的乡村实景,真实可感,入木三分。如《磨刀》一诗,诗人写出了新年磨刀的场景,写出了和以往磨刀时不同的心情。“而想把一把刀磨出锋芒还需要足够的耐心/坚硬的磨刀石泛起越来越多的浆水/刀在反复的舔食中退去旧锈/次啦次啦的声响/像一块铁突然有了呼吸”,这样的场景可触可感,有过磨刀经历,或见过磨刀匠磨刀的人一定会拍手叫好,写得如此生动形象!这样的细节描写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诗人能从磨刀的经历中,找到诗意升华的突破口,磨刀和磨炼心性有什么不同呢?磨刀石泛起浆水,刀的旧锈退去,事物回归本来的面目,才会泛出生机,重新获得生命的气息,这暗合了新年,辞旧迎新,同时又是对自我的一次检视和警醒,心性也需要不断磨砺,才能保持本色。诗意落到此处是极其恰当的,足见诗人成熟的诗艺和感知生活的能力。

原谅
  犁痕

原谅我衣身上的草屑
原谅我鞋子上的泥浆
原谅我手掌上不肯脱落的老茧
原谅我发间土,脸上灰
原谅我对你的冷漠和畏惧
我的爱人
原谅我揭示了你人性的肮脏
我的朋友
佛祖也原谅我吧
我杀生,我近色,我贪酒
原谅我迷途不返
却经常泪流满面
我父,我母,我子,我孙
原谅我生如一株枯草
死如一粒黄沙
  
       《原谅》是孙玉平老师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最大的成功在于“真挚”。没有语言的拿捏、堆砌与造作,就是娓娓诉说,我手写我心的感觉。诗一共四节,四个原谅,大致可以概括为:原谅生活的悲苦与艰辛;原谅情感的柔软与冷漠;原谅人性的贪婪与罪恶;原谅生命的渺小与脆弱。这四个原谅已经大致涵盖了人生全部的况味及值得反思和冷省的部分,所以,这首诗是很容易引发共鸣的。   
        现代诗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追求语言的急智和标新立异了,诚然,诗是创新的艺术,语词的异质性的确能够加强诗句的新鲜感,也能给人以更多的审美刺激,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诗原初的功能是为了言志和抒情,一首诗,即便在呈现上是零抒情的,也必定蕴蓄了诗人最最真挚、饱满的情感,否则就会有僵滞生涩之感。
        所谓引发共鸣,是诗歌阐释了人的共同体验和普适情感的结果。食指那首著名的《相信未来》,与其说是诗歌的深刻思想和信念感染了读者,不如说是读者心中的理想、意志被它点燃,原本就存在的情感经由文学作品的引导便立即呈现星火燎原的态势,这也是一首诗的成功之所在。生而为人,我们都有罪恶感,求取宽恕与救赎是人性的共同需求,因而,才有宗教的诞生。天主教里的“七宗罪”、佛教里的“十恶业”,想想,谁能“全身而退”?一面放纵天性,一面愧悔挣扎,这是人类的共同生存状态,所以《原谅》写出了每个人的心声。原谅吧,“原谅我迷途不返/却经常泪流满面”,一面痛彻心扉地悔恨,一面又身不由己地活着,这便是人类的同体大悲。
        尽管整首诗看起来有些中规中矩,似乎缺了些棱角和特质,但它阐释了人本身的情感需求,是忏悔也是释放,给人以宽慰。总归是可以获得宽恕的,能直面人生的苦,人性的恶,便是泅渡于苦恶,便是放下和解脱。
        整体来看,孙老师的诗看似朴实无华,但匠心独运,诗人对诗歌有着比较清醒的认知,在未来的创作道路上一定会走得更加稳健。
        查干牧仁是十分具有诗性智慧的诗人,对事物保有天然的敏感,具有极强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这是天赋,也是长期写作练习的结果。他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捕捉灵感,总能在细微处见出不寻常。同时,他又具有很强的现代性写作意识,诗歌技艺娴熟,诗中常见一些现代性写作手法,并善于将其它艺术手法在诗歌中尝试运用,常常取得较好的诗写效果。如:

牧羊人
  查干牧仁

尖刀吻着皮肉前行,几个来回
一张羊皮已挂在风中,绒毛颤动
和在肉身上时没有什么两样
汤已沸,内脏、骨肉翻滚
他用葱花、茴香……
植物的味道冲淡动物的腥膻
最终,还是一把盐
压住了所有的冲突
他不喝汤,也不吃肉
端给别人后,就去磨他的刀
刀身因多年的磨损而变窄
他磨得那么细致,小心地
用手指试探刃口的锋芒
蹲下抽烟时,背向我们
像在安静地吃草
   
         这首《牧羊人》,诗人用大量笔墨描写了牧羊人削骨剔肉,制作羊汤的过程。这“庖丁解牛”的手法写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而所有的细节描写都是为结尾一节所做的铺垫。“他不喝汤,也不吃肉/端给别人后,就去磨他的刀/刀身因多年的磨损而变窄/他磨得那么细致,小心地/用手指试探刃口的锋芒/蹲下抽烟时,背向我们/像在安静地吃草”,牧羊人内心的疼痛跃然纸上,这是隐喻很深的一首诗,生存之外,人类的情感何其复杂,一面杀伐决断,一面又忏悔救赎,牧羊人有锋利的刀子,也有柔软的心肠,那些朝夕相处的动物何尝不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把刀捅向它们的一刻,何尝不是对自我的切割。长期的宰割已经使他的技艺无比娴熟,但并未使他完全麻木,这是人性之美的一次彰显,慈悲未泯,善莫大焉。整首诗显示出诗作者的架构能力,像一则诗体的小小说,没有任何陈述,只有镜像描写和情节设定,但达到的效果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久久回味。再如:

寺院中的壁画
  查干牧仁

多年前,墙上是一幅红梅
横生的枝节苍劲有力,欲破壁出墙而去
新开的花色过于惊艳,点点泣血
惹来那么多善男信女驻足
认取枝头上的自己
后来经高僧指点,改为一幅飞天
图中人物姿态各异,不过颜色旧了
脚下的祥云也斑驳得厉害
他们的飞翔呈现出滞留状态
我靠在墙边休息一会儿
疲惫的身子并没有跟着变轻
隐约听到墙内有梅花暗泣
被经声困于此地多年
   
        此诗有玄幻的意味,细细品味,颇具禅意。诗人的摹写能力很强。从“点点泣血”、“花色惊艳”的红梅,到“姿态各异”、陈旧斑驳、“呈现出滞留状态”的飞天,壁画的样貌呼之欲出,历历可见。而透过这些描述,我们能看到时空的变迁,一座寺在一幅壁画上流转着光阴,一切都在变,从新鲜到老去……然而,一切都变了吗?飞天尚在,那一枝被经声困于此地,欲破墙而出的红梅,仍在墙内暗泣……常与无常相应相续,并没有绝对的常与无常。红梅难出,飞天折翼,足见,即便每日聆听晨钟暮鼓也未必得渡,只有了然存在的终极意义才能超然无羁吧?那么多驻足流连的善男信女,惊艳于红梅的绚丽,慨叹于飞天的斑驳,却不知有没有如诗人一样,勘破这相外之相,听懂这墙内之音。
        此诗在手法上有魔幻现实主义之风,诗人在结尾部分的处理是大胆的,借用玄幻情节引人遐思,这是现代诗在写作手法上的大胆尝试,把小说、故事的叙述手法引入诗歌,不再单一叙述或者抒情,增加了文本的可读性,也使哲理禅思更加隐逸,余味更浓,从这一点上说,查干牧仁在诗歌创作上是有很强的现代诗写意识的。

那一刻
   查干牧仁

停电后,世界骤然黑下来
光,先从外部透进来
一切有了轮廓,而后
又从内部生出,母亲端着半截蜡烛
用手护着火焰走来
火焰在风中,也是颤巍巍的
顷刻,灯就亮起来,暗先从内部消失
烛泪尚未凉透,女儿抢着吹熄了它
母亲收走了一小截凝固的时光
暗,回到了外面的世界
天地只剩下轮廓的美
万物正在生发细节,不为人知的秘密永存
   
        《那一刻》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捕捉能力以及诗歌原材料的萃取和加工能力。“万物正在生发细节,不为人知的秘密永存”。这一句刚好是在说诗,也在说诗人。这世界有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等待有人去感知它的生发,而那些秘密就在事物的内部,只有慧心和慧眼才能捕捉到它们的存在。我常常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说,诗人都是格物主义者,善于并敢于向事物的深处探寻,当然,真正的抵达,靠的不仅仅是专注力,还有慧心一动的顿悟,然后才能有所洞见。
        《那一刻》,很好地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窥见“奥秘”的过程。当世界骤然黑下来,当内心的光亮忽然消失,暗夜也成了我们汲取光亮的源泉,当灯火从内部亮起,暗就又被驱散到外面的世界,并被内部的光亮映出轮廓。我们会发现,明与暗从来都是比较的结果,它们没有绝对值。而对光明的需索,又似乎是事物的本能,当你可以照亮自己的时候,同样也会辐射到其它,而那份圆满具足的光亮又一定是由内部生发的,由内而外的。
         但这首诗能让我们直接感受到的并不是哲理,而是亲情。是可触可感的人世的温馨。在黑暗里端着半截烛蜡的母亲,以手护着火焰小心翼翼,颤颤巍巍地向我们走来的母亲,才是这个夜晚最高大的身影,才是光亮的源泉。或许,这才是诗人最想说的。是啊,能为我们点亮心灯的永远是这份暖暖的情义,这一小截凝固的时光多么美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善与美,生活的充盈与希望。我们活着,正是为了这一切……
         每个人的一生都可能经历无数这样的瞬间,只有心存诗意的人才能将它们定格下来,并用语言将其升华成一种美,一种普见的生活场景中永恒的温暖与感动。在优秀的诗歌面前,所有的解读都是苍白的。查干牧仁的诗总能给人以惊喜,他并非仅仅让我们读到了某种诗写方式的特质,更让我们看到了当代诗歌应有的质感——以语言的刻刀划过生活的轨迹,再拈出灿烂的生命之花。没有对生活透彻的解读与感悟便没有诗,同样,诗也并不能完全地弃去一切重负,高蹈于生活之上,所以,以生活的温度去阐释生活,以生命的细节去言说生命是最高级的诗写方式,这一点查干牧仁做到了,他的很多诗都做到了。
   
火车穿过白昼和黑夜
        查干牧仁

白日困倦,任由钢铁的巨壳
碾过未知的山河,任由
轰响从外部潜入,又从内部
生发而昏昏欲睡
直到,落日压上地平线
在疾驰的万物后面,一动不动地孤悬
这让人清醒,内心翻涌出
红色的回响——
哐当,哐当
暮色在这响声中吞没了大野
黑暗中,轰响不再真切
夜风扑窗,火车变成一节
古老的忧郁,沉闷的呜咽
弃在茫茫的暗夜里
一个向前的无名之物
在追赶中不断落单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很强的生命感知力。摇晃的车厢,火车的轰鸣调和着诗人敏感的神经,将虚像和实景找到合适的对应物,是诗人的本领之一。钢铁的外壳碾压未知的山河,火车的轰鸣由内而外,落日压上地平线,在疾驰的万物后面孤悬……这些由通感和觉知所构成的庞大意象群,很好地营造出诗的审美力场。而黑夜里火车的忧郁,沉闷的呜咽又何尝不是诗人自己内在情绪的写照呢?物象与心像共同合作,完成了诗意的奔突向前。最后一节诗更是将诗人对事物的通透认知进行了合理的升华。“一个向前的无名之物/在追赶中不断落单”,火车的孤独映衬着诗人的孤独,是啊,不断向前的事物常常会落单,会因前进而陷入巨大的孤独,这是一种反向思维,是辩证,是对常规认知的挑战,更是诗人独特的感知力的呈现。
         总之,查干牧仁一直用他细腻而敏感的诗心在生活里捉取诗意,并能将它转化为语言的细节呈现美,呈现生命的智慧。
   
        南在南方的诗歌是一种更贴近自我的写作。从本质上讲,诗歌本身带有自我抒情的性质,具有私人性,它是唱给自己的歌,而当它变成文学作品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时候,它才具备文学的本质属性——审美、以文化人等。大概是因为个人经历,南在南方的诗歌中常常呈现出一种对苦痛的特别理解——她傲视它,并在这种傲视中寻求与它的和解。这也是诗歌的功能之一——自我拯救与救赎。她的诗有痛感,密布着倒刺,但并不扎人,反而是以一种相对温和的姿态找到生命的触点,散发光泽,发出自我的声音。如:

我隔壁的小草莓熟了
      南在南方

这一夜,我就住在船上
看星星卸下咒语,月亮流着汁液
萤火虫萦绕,而我敞开衣襟
如一只闪亮的酒杯
等待万物的发酵
是荷叶,或许是水草的藤蔓
在轻触的那一刻
便有了细小的灵犀
没有什么可以和爱情媲美
而我想着隔壁的小草莓
她熟透的样子
我不忍去咬
似乎是幸福的眼泪,一碰即碎
万物也跟着碎
     
         如此灵巧的叙说。万物在光阴里发酵,爱情之美,之痛,那破碎的幸福感,全部在诗意里流淌。没有一颗钟灵毓秀的心便找不到这样的句子,也不会和这么美好的诗歌相遇。而这种破碎感又常在她的诗里出现,似乎她看到的世界就是既美好又残缺的,她从未放弃对美好的追索,但又无法不在敏感的心灵上投影它的缺憾和不完美。

  南在南方

一只不知名的大鸟
追着波光,在湖面上飞
时而抬高身段,时而轻吻,将湖面点燃
那金色的火焰,令人晕眩
它是一封即将寄出的信笺
寄信人不断拆开,添加词语和心跳
终于,它割伤了天幕
无数光线从裂口处溢出的回信
落入湖中,化作鱼影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卓越的想象力,一只大鸟化作金色的火焰——一封寄给天空的信笺,而寄信人不断添加词语和心跳。这封信是谁寄出去的呢?正是诗人自己吧,只有浪漫主义情怀的诗人才能寄出这样的信,并不断用心跳去完善信的内容,使它丰满并换取光明的回信。我想,这样的诗应是诗人由实景展开的联想,在联想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诗的结构和内在逻辑,这么灵动的语言能把握好并在言说中拓展诗的语义空间是考验功底的,足见,南在南方是很成熟的诗人。

日复一日
   南在南方

我不是在写诗,是体内的铁磕伤膝盖的那部分
是膝盖跪在大地的那部分
是大地在一点点埋掉我
我是一个盲者找到唯一的光源
这么多年
我偏头痛,风湿痛,夜游,虚无又屈服地活着
故乡交给我歌唱的手艺
却往往在众人面前失了声
当台下空无一人
我一遍一遍说着经过的出生和葬礼
  
         这首诗涵盖了南方对诗歌写作的自我解读。诗是盲者的光源,是语言诠释并纾解的生命之痛,一个人有勇气言说真实的自己,才有力量趟过人生的沟沟坎坎。“这么多年/我偏头痛,风湿痛,夜游,虚无又屈服地活着”,诗歌何尝不是对这一切的救赎。“故乡交给我歌唱的手艺/却往往在众人面前失了声/当台下空无一人/我一遍一遍说着经过的出生和葬礼”。诗歌是唱给自己的歌,所有言说最先面对的应该是自己。所以,无论我们在诗里写了什么,我们都应该完整地交出自己,让诗歌成为我们自己的声音的延续。
        总之,三位诗人像查干湖畔的三朵冰凌花,耐寒、向阳、坚韧,不停地在诗歌的田园里拓土开荒,开辟自己生命的后花园。他们的劳作是执着而踏实的,他们的脚步是轻盈而稳健的,未来之路上,如果他们能够保持更加敏锐的觉知力和持久的创新精神,创作会迈出更大的步子。生活是诗歌最大的磁力场,只要保持热爱,保持生命恒久的温度,诗歌就一直在,在我们不断行走的路上。

    【作者简介】:海恋,原名赵一男,吉林松原人,教师,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代禅诗选刊》副主编。作品散见报刊杂志,诗集、评论集、散文集出版中。

审稿编辑:云帆沧海 | 责任编辑: 笛 

相关阅读

扫一扫登录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