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强 | 美的历程终将不朽

2023-7-23 15:09| 发布者: zhwyw| 查看: 49032| 评论: 0|原作者: 陈海强|来自: 解放军报

杨志学 著


将行走的足迹转化为诗意的印记,在大地上连缀成别致的风景,杨志学的诗集《在祖国大地上浪漫地行走》堪称一部诗歌地理志。通过对一个个地名的诗意记录,呈现了一位诗人行走人世间的壮游,让诗歌像游记一样在文学版图上汇聚出人生的河山集。

这部诗集收录的作品,创作时间跨度大,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诗人的创作风貌。诗集共分五辑:《集合起山一般的信念》《在祖国大地上浪漫地行走》《思念如水》《岁月是酒》《此情可待成追忆》。正所谓诗如其人,爱国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诗人的审美乃至思想,通过这部诗集得以淋漓尽致地显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不灭的梦想。诗人的行走和创作,让我联想到两位文化名人。第一位是徐霞客,他在明代的壮游和写作,是带有社会学特征的创造性写作。另一位则是历史学家史念海,翻阅其《历史地理学十讲》等著作,有如打开河山多娇的壮美画卷。作为开创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人物,史念海在学术研究中的许多灵感和论据便是来自文学尤其是诗歌作品。或许是触类旁通的缘故,阅读杨志学的这部诗集,让我忽然意识到此类诗学记录,同样带有某种文化探究的特征。所以,我尝试着对诗人的创作进行解构——诗体游记,诗学地理志,诗歌民族志或是爱国者的田野调查。

阅读杨志学的这些作品,可以感受到一种诗歌之外的人生态度和立场。在诗作《补课》中,诗人在江西于都写下对长征精神的感悟:“生活在首都/却不知道于都/知道长江/却不知道贡江/知道长征/却不知长征的出发地……”这种自省打动人心。驻足于历史的河畔,谁不需要给心灵补课呢?这种诗意的行走,呈现出一位诗人的信仰和灵魂。在诗作《到赤水河走一走》中,他写道:“到赤水河走一走/洗一洗懦弱自私和一切腐朽的念头/巍巍丰碑,绝不能坍塌在后代不肖子孙之手。”家国情怀成为诗人的精神之源,激荡出感染人、鼓舞人的能量。

“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杨志学在诗歌创作中的艺术特征,具备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特点。在诗作《雄关怀古》中,他写道:“白云悠悠,瀚海茫茫/古代戍边的战士/多少人埋骨沙场/多少封家书/永远停在了路上……”怀揣初心和信仰,诞生于途中的诗歌,其实也在记录着另一种形式的朝圣。比如诗作《骑马走进朱仙镇》:“骑马可以让我纵横驰骋/骑马可以让我自由地穿梭/骑马可以让我零距离融入祖国大地/骑马可以让我无间隙地走进古人的生活。”

杨志学在诗作中所写之地大多名噪天下,咏者甚众,但他能在众人竞相书写的地方别出心裁、觅得佳句,捕获崭新意象,完成令人耳目一新的表达。比如诗作《在祖国大地上浪漫地行走》:“小时候,我喜欢一个词——云游!多好啊……当我成长为一个青年/我开始钟情于一个词——漫游!多美啊……如今,在偶然的机会,我掉进了一个词——仙游!啊,多么荣幸”,从云游、漫游再到语义双关的仙游,诗人将在祖国大地上的行走发展为贯穿生命历程的壮游。

诗歌创作,贵能写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杨志学的诗歌创作,拥有载道明理、感染人心的社会功能,其作品的价值常常因此而获得增益。收录在这部诗集中的部分作品,貌似清澈见底,但却引人思量,比如诗作《万春之梦》:“万春,不是把一万个春天/统一为一个模式、一种形象/而是要把整体的春天/分解成一万种不同的模样——/一万个春天,被一万种神韵灌注/发出一万种声音,散发着一万种芬芳。”

诗歌乃文学殿堂的明珠,但在时代浪潮中采珠捡贝绝非易事。杨志学多年的诗歌创作之路,是一场持续的漫游,更是不止步的远征。对于诗人笃信和力行的“清新”诗观,吉狄马加在这部诗集的序文中特别指出:“30年中杨志学的诗歌也有一些变化,称得上宽阔、丰富、多样,但他诗中抒情的、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基调一直没变。‘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歌终归不应丢失其抒情的特质。一定程度上,杨志学正是以不变应万变。”

诗人的行走还在继续,笔下的风景还在延伸,只要内心永葆诗意的种子,生命便能绽放诗意的花朵。我想,这部诗集还证明了一个事实——美的历程终将不朽,人生征途上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陈海强


荐稿编辑:牧  

相关阅读

扫一扫登录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