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 作者:周元川
肖臣良是个寡言少语的人,总是独自一人行走在村庄的街巷间,每天都背着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有时,他提着一袋红枣,有时又是一袋茶叶,还有时是一些奇怪的小玩意儿。他的目的地很明显,就是往村外的市集走去。 那天傍晚,我偶然从窗户望出去,看到肖臣良背着布袋子从牛井街的尽头走了出来。月色洒在他的身上,映照出他蹒跚的步履。他渡过我们村边的小河,那清澈的水流在他脚下流过,仿佛伴奏着他的行进。 我好奇地想知道他布袋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于是我跟在他的身后,小心翼翼地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看到,布袋子里塞满了红枣,鲜艳的颜色透露出诱人的香气。我知道那是我们村唯一的一个小摊贩卖的东西,他们家的父子俩勤勤恳恳地在村子外的果树林里种植,并且包装成小包装销售。肖臣良为了买这些红枣,花掉了别人一个半月的工资,可见他对这种美味的执着与喜爱。 肖臣良边走边低声哼着一首歌曲,调子低沉而悲伤。我努力辨认,但听不出他究竟是用英文、俄文还是用拉祜语唱的。或许是因为他曾多次长期离开我们村庄,到外面的地方去工作和学习,所以会有这样多语种的曲目。后来,当我跟他熟识了,才知道他唱的是电影《复活》里的插曲。这部电影深深触动了他的心灵。 “茫茫的西伯利亚,是受难者的坟。 有谁作你的伴,是高高的白桦林。 有谁送你的行,是东流的河水声……” 他的歌声在夜空中回荡,仿佛成了村庄的寂寞和孤独的代言人。这个曲子的每个音符都充满了深情和怀旧的意味,引得路旁的树木和渺茫星空都陷入了凝重的沉默中。 渐渐地,我开始了解肖臣良背后的故事。他曾是这个村庄的土司,掌管着土地和村民的生计。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土司制度逐渐没落,他也失去了原本的权力和地位。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对土司身份的热爱和自豪感。他对于红枣的执着,也许正是因为它象征着他曾经拥有的一切,即使再贫穷,再没有地位也永远不忘。 那一晚,当肖臣良走进市集,卖掉了他提着的那袋红枣,我知道他的征程还将继续。他可能不会再回到这个村庄,但他心中对土司身份的怀念和对过去的眷恋将一直伴随着他。 我站在市集的边缘,看着他背影渐行渐远,我的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感慨。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牵挂和追忆,只是时间的长河让它们渐行渐远,恍若隔世。但无论如何,那些美好的记忆和热爱,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底。 审稿编辑:云帆沧海 | 核发编辑:风 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