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重压下的女性挣扎 ——璨菊长篇小说《岁月无声》阅读手记(二) 作者:周元川
《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一章节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而复杂的故事场景,其中以路一泓这一女性形象为核心,深刻地反映了特定时代背景下女性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挣扎。 从人物塑造上来看,路一泓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她是一个孕妇,在客车之上遭受无端的揣测和诋毁。仅仅因为外形似学生且未婚先孕,就被车上的妇女们恶意地议论为“乱搞‘破鞋’”等不堪的形象。然而,事实是她不仅有合法的证件,还工作了三年。这一情节的设置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舆论对女性的苛刻与不公。人们仅凭表象就对她进行道德审判,全然不顾事实真相,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社会传统观念对女性的束缚是多么的严重。 路一泓的回忆部分则进一步丰富了她的形象。她从高考填报志愿开始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充满了各种偶然与无奈。她本有着多种理想,然而因为填报志愿时的疏忽被录入护理专业。她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获得了诸多奖状,经历了无数个夜班和抢救工作,但最终却陷入了生活的困境。她在省级医院面临住房问题,这一问题成为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体现出当时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合理以及女性在职场和生活中的弱势地位。她的努力工作并没有换来相应的生活保障,反映出当时社会结构中存在的缺陷,女性在追求事业和生活稳定的道路上困难重重。 与高美琴的对比也让路一泓的形象更加立体。高美琴产后生活幸福,老公体贴,还能轻松地转行,而路一泓却在生活的泥沼中挣扎。这种对比并不是简单的个体差异的体现,而是在当时社会大环境下不同女性命运的写照。高美琴似乎顺应了某种社会规则或者说运气较好,而路一泓则更多地承受着社会压力。 从社会意义的角度来看,路一泓的遭遇反映了1986年中国大地上女性所面临的多重困境。在那个时代,未婚先孕即便合法也难以被社会大众所包容,这体现了传统道德观念的强大影响力。同时,职场上女性面临着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像路一泓这样努力工作的护士,却连基本的住房都无法保障。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哀,更是社会结构中性别不平等的体现。 在文学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了意识流的手法。路一泓在客车上的回忆如蒙太奇般不断闪现,从高考志愿到工作中的种种经历,这种碎片化的回忆既符合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又能够有效地将她的过去与现在串联起来。读者可以通过她的回忆深入了解她的性格形成过程以及她所面临的困境的根源。 此外,文中的环境描写也起到了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例如客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时的描写,“客车在狭窄的盘山公路上气喘吁吁地爬行着,发动机的‘呜呜’声像鬼怪的哭声震耳欲聋”,这样的描写不仅写出了客车行驶的艰难,也暗示了路一泓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总的来说,这一章节通过路一泓这一形象,深刻地反映了特定时代下女性的挣扎与困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较高的文学价值。 审稿编辑:云帆沧海 | 责任编辑:风 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