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 ■ 马启代 这是五月的黄昏 呼啸着,列车在我头顶飞驰 一辆是向前 另一辆,就是向后 夜色渐浓,四野重归宁静 我听到地下管线漏水的滴答声 还有钢筋撕裂的呻吟 黑白在交替。我不能指认这是黎明 夜路仅仅是开始 麦香阵阵,一场杀戮即将进行 我大口喘着气。在城效的荒坡 风是凉爽的,它吹不尽我的心事 时间、自然与人心 文/王长征 马启代是我比较推崇的民间诗人之一,他每年都送我一本新书,他的诗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与思想。在《然后……》这首诗中,他以其独特的意象构建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复杂而引人深思的画面。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以及自然与都市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现实又超现实的氛围。 “五月的黄昏”不仅设定了时间背景,也暗含了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盛衰循环。列车在头顶呼啸而过,放佛时间的无情流逝与人生的匆匆过往,“向前”与“向后”的并列,表达了时间双向的不可逆性,引人深思人生的方向与价值。随着夜色渐浓,四野回归宁静,但诗人并未让这份宁静持续太久,“地下管线漏水的滴答声”和“钢筋撕裂的呻吟”打破这份宁静,这些细微却有力的声音,仿佛是城市隐秘的伤痛与挣扎,映射出现代社会背后的脆弱与不安。 “黑白在交替。我不能指认这是黎明”充满了哲理意味,黑白交替象征着昼夜更替,也隐喻着生活的起伏与未知,诗人无法确定这是新生的开始,透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现实的迷茫。“麦香阵阵,一场杀戮即将进行”,诗人让“麦香”与“杀戮”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代表着自然的丰收与生命的活力,后者则揭示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的掠夺与破坏,从中看到诗人马启代一贯的对生态危机的忧虑和对人性的深刻反思。“我大口喘着气。在城郊的荒坡,风是凉爽的,它吹不尽我的心事”,诗人将自己置于城郊的荒坡之上,大口喘气,似乎是在努力呼吸着这难得的清新空气,即便如此,风也吹不尽他内心的纷扰与忧虑。这一细节描写,深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马启代的这首新作完成度高,情感深沉,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他对时间、生命、自然与社会的独特感悟与深刻反思,在这方面他一直,马启代的诗一直为当代诗坛提供了参考价值。 诗人简介: 马启代(1966—),山东东平人。中诗在线总编,“长河文丛”主编。1985年发表作品,诗文被翻译成英、俄、韩等多国文字,获得过中国当代诗歌奖(2013-2014)创作奖、首届亚洲诗人奖(韩国)等,入编《山东文学通史》。 诗评人简介: 王长征,安徽省界首市人。现为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社会艺术委员会顾问、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文化创意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诗歌委员会秘书长。迄今在《诗刊》《中国作家》《扬子江诗刊》《星星》等刊物发表文学作品400余万字,入选百余种选本,出版诗文集《漂在北京》《小鸟坐禅》《心向未来》《幸福不期而遇》《北京西城老字号故事》《穿过薄薄的世界》《鹿鸣》《从北京爱着中国》《那朵红玫瑰》9部,文学作品被译成英、法、俄、日、韩、泰等多个语种。现居北京,主编《中国汉诗》。 供稿:原作者 | 责任编辑:牧 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