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马铃薯的歌声 作者:周元川 1948年的初冬,寒意袭人,炊烟袅袅升起。我父亲担任溪河村小学校的校长,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聘请了一位姓朱名茂生的地下党人来担任教师。这位英俊的青年男子,来自遥远的云南凤庆,带着一身沧桑和坚毅,成为了我们村里的一道风景线。 他教的是一首刨马铃薯的歌曲,让我们这些乡村孩子们耳目一新。那首歌歌词简单明了:“这么大的果儿,你说妙不妙?”但是在我们耳中却充满了力量和梦想的味道。在黄昏的余晖中,我们聚在一起,跟着他的节奏轻轻拨动琴弦,唱着这首歌,仿佛看到了未来的一片光明。 然而,随着歌声传唱,村里的头面人物开始对这位茂生老师提出了警告。他们认为这首歌有异议,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茂生老师却依然微笑着,继续坚定地传授知识,仿佛对这些指责视而不见。 直到有一天,茂生老师突然消失了,就像从人间蒸发一般。村里的人议论纷纷,纷纷揣测着他离去的原因。然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却偶尔能听到父亲与茂生老师在院子里私密交谈的声音。他们的语气低沉,似有难言之隐。母亲也时常对大哥述说茂生老师的曲折经历,神情凝重地警告着我:“小孩子家,不准到外边乱说!” 在那段时间里,我开始对茂生老师充满了好奇和敬畏。他的目光总是透露着一种远方和执着,让我觉得他是一个追逐梦想的勇者。虽然我不明白他究竟经历了什么,但我能感受到他内心的坚定和温暖。 日复一日,岁月如梭。茂生老师的身影逐渐在我的记忆中模糊起来,但那首刨马铃薯的歌却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间。它不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段时光的见证,一种精神的传承。 直到多年后回想起那个冬天,我才明白,茂生老师不仅是一位教师,更是一位信念的传播者。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用简单的歌声传递着对自由和公正的追求,虽然有些低调,但却是那样深刻。 或许,他走的匆匆,留下了我们无尽的思索和遗憾,但他那份对信念的坚守和对理想的执着,却永远闪耀在我们的心中,如同那首刨马铃薯的歌声,永不止息。 审稿编辑:云帆沧海 | 责任编辑:风 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