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9-2 23:37| 发布者: zhwyw| 查看: 8219| 评论: 0|原作者: 张杰 郑好|来自: 华西都市报
在近3000年的诗歌史中,尤其是汉代以来波澜壮阔的诗歌长河中,巴蜀诗人始终是推动着中国诗歌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新文化运动以来,川籍诗人叶伯和、王光祈、吴芳吉、康白情等成为中国白话诗歌的先行者,郭沫若的《女神》,更是奠定了四川诗人在中国新诗源头的里程碑地位。 对四川百年新诗历程的回顾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为下一个四川新诗百年书写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优秀之作,四川省作协精心策划、编辑了一套《四川百年新诗选》,2022年7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推出。 最难的是已故老诗人作品收集 在该书编委会名单上可以看到,编委会主任由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侯志明担任。主编由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担任。《诗选》体量大,时间跨度100年,工程浩繁,选编过程困难重重。编者在该书后记中透露:“难度最大的是已故老诗人简介及在川创作或发表作品的收集整理。由于时间久远,大部分已杳无音信,我们几乎用了两个多月来查阅资料,提出名单,形成简介。为避免留下遗珠之憾,同时考虑到题材的文献性、多样性,我们查阅了近百部资料,从各个不同时期的诗歌选本中,尽可能选出诗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但一些简介中的问号,始终找不到答案,只好永远地留下了。” |
联系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牧印轩文化中心 客服电话: 021-622**678
通联邮箱: 414585403&qq.com 投诉举报:189178**728
沪ICP备1902789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38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