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访谈||乡土诗人刘章印象

2023-11-6 16:56| 发布者: zhwyw| 查看: 128870| 评论: 0|原作者: 冯浩雪|来自: 燕赵诗词

一路问黄花
——著名乡土诗人刘章印象
《燕赵诗词》杂志社记者  冯浩雪

原图:张浩摄于西双版纳(合成:牧野)


        庚子年前,我陪同河北省诗词协会会长郭羊成先生,代表协会前去看望著名诗人、河北诗词大家刘章先生,得以与先生近距离的接触、认识和了解,陪同看望的还有副会长、省直工委主任张雷。郭会长向刘章先生做了全面简要的工作汇报,先生欣闻协会新任领导班子的有力举措,连连点头称好。当听郭会长说到准备把协会发展成诗词事业、诗词产业,预计10—15年内要把河北建设成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的工作设想时,先生很高兴。当天,先生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很好,无论对工作,还是对诗歌创作,先生都有独到见解,言语不多,却极有分量,交谈虽短,却意味深长。与先生虽然只是一面之缘,却是一生之师,终身受教。先生的诗,先生的思想,先生的为人,如涓涓清流,涤荡心灵。如今,先生已驾鹤西去,但他在中国诗坛为后人留下的优美诗篇和辞章,将会一代一代传唱下去!

中国乡土诗人特邀书法艺术家高建雄书 张永健诗


诗,是心灵的坦露

        刘章先生是中国著名的乡土诗人,新诗和旧体诗成就斐然,然而无论何种诗体,先生的笔触始终不忘桑麻,因而他的诗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也是先生所熟悉的真实的生活写照。先生说:“任何诗歌的创作都得有生活,每个人生活经历不同,不要去强写,要写自己最熟悉的诗、最感动的东西,写生活、写自然能够千古流传的很多,但是写政治、写社会的,比如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写成这种境界的就比较难,我本人在这方面就比较欠缺,所以我写的就少。”对于先生而言,家乡有他永远的诗情,生活就是无尽的诗林,而他一生都是在生活中攫取诗的真谛:真、善、美。他生于雾灵、长于雾灵,离开了雾灵,心却始终萦绕雾灵,而今先生又归于雾灵。先生用轻盈的笔调,洁净的语言,写出了美好原始的自然,写出了纯朴的家乡,写出了眷眷不舍的乡情,写出了浓浓的赤子之思和永远不舍的根魂,更写出了一个诗人的风骨。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先生的诗,正言出了天地之美,道出了家乡之恋、故土之情和赤子之诚。我问先生,您擅长写乡村诗,以乡土诗闻名,您的家乡生活题材丰富,哪儿都是美的,云、羊、坡、河,哪儿像我们从小就生活在城市,到处都是水泥地和高楼,没有那么多美好的景色,没有那么多灵感,没有生活怎么写好诗呢?先生一下子笑了,笑得像个孩子,先生说:“生活中处处都是题材,只要留心就能发现,要找机会深入生活,要看你是否留意,诗,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生活中间,看你能不能发现,诗,就是发现!像我近几年身体不好,不能出门了,偶然下楼散步的时候,我看到楼下的大树,秋天树叶儿哗啦啦往下落,我忽然感悟,树叶落下的时候,正是我们添衣服的时候,树叶儿长出来的时候,又正好是我们一件一件减衣服的时候,我就写了《致树木》这首诗。”随即先生给我们吟诵:

你一片一片地生叶,
我一件一件地减衣,
我从你身边走过,
你把绿荫给我,
我的好兄弟。
你一片一片地落叶,
我一件一件地加衣,
我从你身边走过,
你把阳光给我,
我的好兄弟。
你一缕一缕地吐氧,
我一口一口地呼吸,
我们生活在一起,
你把健康给我,
我的好兄弟。
……

        听到这首诗的创作过程,我不禁感慨,自然循环往复,我们感伤春逝,触怀秋思,想到的往往是自己。而先生想到的永远是别人,心中始终是奉献,有大爱,始终把所得到的记在心头,对外人外物永远心存感激,感激自然的赋予,感激家乡的美好,感激父母的养育和乡亲邻里的淳朴,也感激农村艰苦的生产。先生的诗境,至淳至真,先生的诗,笔触清新,美的像诗,自然的又不像诗,情感是那么纯粹,语言是那么干净,表达又是那么含蓄,越读越有味道。正因如此,才深受人们喜爱,广为流传。
        先生整整写了68年的诗,已发表的新诗有1500多首,旧体诗1500多首,散文和评论600多篇,已经出版了数十部诗词文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先生在当今诗坛的地位和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当我问到先生对当前的诗人和诗歌创作有什么建议的时候,先生思索片刻回答:“当今诗坛,谁也无法统一,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必须尊重生活,亲近自然。”当我问到诗歌创作技艺时,先生说:“诗歌创作是心灵的表白,像骆宾王七岁写《咏鹅》就是真实的表白,要想写好诗,就必须忠实于生活,坦露自己的灵魂。”

中国乡土诗人特邀书法艺术家高建雄书 杨铁光 诗


不为浮名绊此身,乡音从无违心言

        先生的家中,名家和友人的墨宝抬眼即是,随处可见。既是名家之间多年的诗作往来,也是深厚友谊的见证:贺敬之先生手书19遍的先生名作《山行》,臧克家先生手书的“安贫乐道斋”匾额,刘征先生手书《乔迁过罗文峪口》诗作挂轴都悬挂于墙上……还有先生与郭沫若、叶剑英、艾青、田间等多位大家名家交往的轶事。对于这些令人惊羡的经历和往事,先生说起来很平静,而且都是同行者主动提起,先生才接着说一两句,语言平实,谦虚谦和,想必是先生怕别人的叙述未免有不实之处,这也更充分显示了先生品质之可贵。当说起臧克家先生亲笔所题“安贫乐道斋”条幅被刻匾之人所“墨”,名人大家的手稿先生采用之后随手扔进纸篓这些趣事儿,旁人一脸的遗憾不已,先生却也仅是略略惋惜,浅浅地一笑而过。在先生心里,没有墨宝、手稿的价格,只有诗词作品的文学价值。而对于诗歌的评价,先生平静的说:“我从来不说违心的话。”先生近年来健康不佳,当我问先生,您近来还写诗吗、有什么新作的时候,先生笑了,笑中有些无奈,先生说:“没那个激情,因为我哪儿也不去了,没什么感受,没有生活我就不硬写。”先生不为诗名所累,淡泊平和的生活。其实,先生已不必再写诗,先生本人就是一首最美的诗,是一首正直朴实的乡村诗,是一首干净脱俗的赤子诗,这首诗始终把生活的真实吟咏于笔端,在人生最艰苦的岁月,在诗坛最低迷的时期,在当下这个浮躁的时代,先生在萤火如豆的灯下,把自己写成了一首最美的诗!
        先生是中国当今诗坛的代表,新诗和旧体诗创作卓有成就,有着极深的造诣,自成一体,被称为“新古典主义第一人”。在1999年中国作协《诗刊》举办的“新中国成立50年来,你最喜爱的50位诗人”评选中,先生位列其中。202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即将出版刘章散文集《搭石》;中国青年出版社即将出版《刘章旧体诗集》;长江文艺出版社即将出版先生作品集,还有云南等几家大型出版社都准备于今年出版先生的诗文著作集。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心中欣喜在当今这个网络语言充斥、繁华过剩的时代,先生的诗仍为大家喜爱并广为流传,然而遗憾的是先生却看不到作品出版了。不过我仍然热切的盼望着,并相信当诗集出版的那一天,先生这些优美的诗篇一定会走入更多人的心间,因为每一首诗都是先生和这个世界的对话。

中国乡土诗人特邀书法艺术家景泉书 孙朝成 诗


清波中的“搭石”

        提到新诗与旧体诗,先生说:“新诗与旧体诗形式虽然不同,但它们都是相通的,我认为中国当代新诗应融入诗词的营养,旧体诗创作应该吸收新诗的解放思想和能表达思想的内容,这样才能写得更好,新诗、旧体诗应互相融合。”当我问到有些新诗写的深奥,难以读懂之时,先生说:“中国传统的旧体诗,越是大诗人写的,比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越是能通向大众,有些新诗之所以令人读不懂,首先是作者本人的思想没有表达清楚,其次,可能是读者与作者生活经历不相同,产生了生活和理解上的差距,所以使人不能读懂。”
        先生虽是诗坛名家,但对于普通的诗词爱好者,先生从不吝惜时间和精力。对每一封投稿和来信,先生总是及时亲笔回信,自己花钱买邮票,自己跑到邮局邮寄。因为怕诗友找不到,信邮寄不到,先生几十年不肯搬家变地址。先生的时间很宝贵,可对每一位来访者都热情款待,对每首诗都认真地逐字逐句进行修改。对诗友所求所托之事,先生都欣然应允。我得知先生因为健康的缘故,答应的一件小事儿未能及时处理,可先生却一直记在心里,每次电话里总是对所托之人说,你那个事情我一直记着呢,等我身体好些!
        先生所写的散文《搭石》,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写的是家乡的乡亲们过小溪时,由于没有桥而把平整方正的石块儿放在水中,供人们踏踩通过的故事。先生借摆搭石、走搭石来赞扬乡亲们之间美好的情感,赞扬那些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而先生自己就像家乡山涧清溪中的那块儿搭石,在新诗和旧体诗之间搭载着一首首诗歌流传于世,搭载着一位位诗词爱好者踏上诗歌创作之路,搭载着先生诗歌创作途中坚实的脚步和独具乡土气息的生命诗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由衷感谢先生,也羡慕先生在这世事繁尘中,心中独有一汪清流,澄澈晶莹,使人能得见先生之洁,也能映照自己的灵魂。
        在诗中,先生曾说:“我也要走的,只是早晚。”然而,先生走后短短三日内,仅河北省诗词界,就有上万首悼念诗作。这不仅是诗坛追慕者的心声,也是诗的形式与先生的谈话和送行,表达着对先生的哀、思、尊、爱、敬、不舍和无 尽的回忆。虽然悲伤,但这却是一场浪 漫而特别的送行。在这送行中,诗潮超过了悲声!我相信,先生一定欣慰,诗之兴盛,诗之未来已踏着先生永恒的追求,越来越清晰,我相信,这是先生愿意看到的。先生也正如清溪中的那块稳稳 的搭石一样,让更多的后继者踏石追随、 前行,一路寻诗,一路问黄花。

附刘章先生诗歌二首

牧场上 花半山

草半山,
白云半山羊半山,
挤得鸟儿飞上天。
羊儿肥, 
草儿鲜,
羊吃青草如雨响,
轻轻移动一团烟。 
榛条嫩,
枫叶甜, 
春放沟谷夏放坡,
五黄六月山头转;
抓头羊, 
带一串,
羊群只在指掌间,
隔山听呼唤。


乡音未改

千里相思,一日归来, 
婶子大娘都说我乡音未改。
乡音未改,乡音难改,乡音怎改?
家乡的泉水是哺育我的乳汁, 
家乡的父老是我永恒的爱。
即使白头,我还是家乡的童孩, 
乡音常在,家乡人禀赋常在:
山的坚强,水的柔情,树的直率! 
乡音不改,我的诗情不衰,
唱高山流水,向五湖四海。



        刘章(1939 年 1 月 22 日 —2020 年 2 月 20日),享年 82岁。河北省兴隆县上庄村人。当代诗人,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乡土诗人协会名誉会长,《诗刊》《中华诗词》编委。曾任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长,石家庄市作协主席,河北省诗词协会副会长。著有《燕山歌》《刘章诗选》《刘章诗词》《刘章绝句》《刘章乡情诗选》和《刘章散文选》《刘章评论》《小宝宝歌谣》《刘章集(11卷)》等数十部诗文全集。组诗《北山恋》1980年获得全国首届中青年诗人新诗奖。歌词《知音歌》获中宣部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望海潮·端阳诗会》《刘章诗词》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著名诗人臧克家称赞刘章的诗文:“新诗旧诗是一家,散文千字也不差。”


供稿:燕赵诗词 | 责任编辑:牧  

相关阅读

扫一扫登录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