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屯的记忆 —— 杨继光散文诗《烟火屯边》赏析

2023-10-10 21:10| 发布者: zhwyw| 查看: 13161| 评论: 0|原作者: zyc387|来自: 中华文艺网

边屯的记忆 
——杨继光散文诗《烟火屯边》赏析
作者:周元川

       这篇散文诗以沧阳作为背景,通过回顾沧阳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表达了作者对边屯文化的热爱和向往。

       在文章中,作者先是引用了一段有关沧阳历史的文字,以及几个历史文献的名称,展示了对沧阳历史的深入了解。接着,通过参观毛家湾边屯文化博物馆,作者看到了各种陈列品,如石器、陶器、骨器等,还原了沧阳原始的模样。作者形容第一次接触沧阳就像初恋般,迷恋上了边屯文化。通过古道、古街、古桥、古坊、古屋等活化石的遗产,作者向我们展示了沧阳的魅力。

       作者还提到了500多年的古银杏树,在它的阴影下,作者感受到了沧阳的历史渊源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古银杏树成为了作者畅想的支撑点,让他体会到了生活和历史的交织。作者还提到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沧阳人的传统和非遗,被后代们传承着。

       最后,作者回到600年前的历史,提到了明朝大规模的"调卫"行动,将汉族军屯、民屯和商屯落籍云南,与当地土著共同繁衍生息。这一历史选择使沧阳从隔离、排斥、冲突转变为互鉴、包容、和美的边屯。

       整篇诗歌通过展示沧阳的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达了对边屯文化的热爱和对沧阳的向往之情。同时,文章也呈现出沧阳从边疆重镇到历史文化遗产的转变,展示了人类社会的进程和变迁。


附:杨继光《烟火屯边》

我刨根问藕,起于“调卫”,建立边屯,沧阳最初是什么样子?
《北胜州志》曰:古称“澜沧卫”,又有“沧阳”之称。
从辨认《磨崖碑》蝌蚪文字开始认知历史,这一块扼“川滇藏咽喉”的土地,元有“元世祖革囊渡江,开辟吾郡,屯田于邑”之黄氏墓志碑刻,明有“洪武调卫”之古迹,清有“三桂屯兵”之遗踪……
(其实,这说的是元世祖忽必烈,自甘肃而来,到大渡河兵分三路进攻大理,其中一路首捷此土,定名的“北胜州”,明朝改属“永宁府”,清初改为“永北府”,即现今的永胜县)

在程海,毛家湾边屯文化博物馆像一艘拔锚起航的舰船,把我目光的末梢一再引入历史的深处。
我看见了《云南通志》《永北直隶厅志》《乾隆永北府志》留住了历史的记忆,看见了博物馆囊括了新石器以来的石器、网坠、纺轮、陶碗、陶钵、陶罐、骨器、玉器和农耕工具和生活用具,还原了沧阳原始的模样。

第一次接触沧阳,就像初恋,我恋上了边屯文化。
借沧阳一两墨,我注记下“孤悬江外,列岫成城,北控吐蕃,有扼要拊背之势。又说其隶辖甚遥,烟火连村,雄关四壁,居然边疆重镇矣,乃滇省藩篱,实边疆要隘”的句子。
顺着古道的走向,我把拥抱献给古街、古桥、古坊、古屋这些活化石的遗产。
殊不知,一镇永北,青砖灰瓦,古风、古歌、洞经古乐如饴,火草纺织、刺绣、竹编、陶艺、甲马、瓷器、珐琅器琳琅满目,各美其美,我以为:穿越了600年的沧阳。
在500多年的古银杏树下,我也标记下“南方丝绸之路和滇藏茶马古道交通要冲,北可进藏,东可入川,南达大理”的古老注脚。

借古银杏树的虬枝,我接天接地撑起这片土地繁花似锦的畅想。
那一刻,知了世间多少事,太久远的,被压缩成册的书简里,只有藕断丝连的记忆。
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直流落在民间。
没有走失的,成为传统,成为了非遗,被边屯汉子们的后裔传承着。

说起600年前,历史选择了沧阳。
明朝大规模“调卫”,朱元璋寓兵于农,指令中原汉族军屯、民屯和商屯落籍云南。抵达这里的军士和屯民与当地土著“妙猡猡”“磨些”“西番”“古宗”以及“怒人”一起繁衍生息,孕育出了从隔离、排斥、冲突嬗变为互鉴、包容、和美的边屯文化奇葩。
从此,开启了沧阳历史新纪元。

因我,一次次复述边屯文化丛生史,在回眸与瞻望之间,历史并没有走远。
置身其中,感悟到被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子宫孕养着的沧阳,“农耕、崇文、重教、尚武、重商”是这片土地的岁月经典。
即便物换常新,也一脉相承。
任四季轮换,边屯沧阳被“金江晚渡、程海渔灯、灵源胜境、笔岫晴岚、东圃群芳、西关远眺、夏雪奇峰、秋霖瀑布、龙潭莲锦、金沙雁字”美景烘托,被丹青收藏,被岁月铭记。


杨继光,生于1967年3月20日,白族,云南宾川县人。作品散见多类文学期刊和多种年度选本,著有散文诗集《彩色的风筝》《醉笑红尘》《有凤来仪》《半夏花开》《笺注哀牢》。曾任《文化大理一一宾川卷》执行副主编,中外散文诗学会主席团委员,云南省作协会员、大理州作协理事。

审稿编辑:云帆沧海 | 责任编辑: 笛 

相关阅读

扫一扫登录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