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艺网.net 首页 榜上有名 好书榜 查看内容

雷平阳的秘密,都在这本《雷平阳词典》里

2022-10-12 14:46| 发布者: zhwyw| 查看: 22973| 评论: 0|原作者: 霍俊明 谈骁|来自: 长江诗歌出版中心

摘要: 霍俊明所警惕的,便是“行话”所具有的森严壁垒和精英意识。他追求的,是区别于行话、灌注了生命经验的个人性的文字,是不仅为专业读者所接受也为普通读者所理解的文字,《滇池》专栏的六篇文章,正是这样的文字,它 ...
   2019年秋,霍俊明决定写一部雷平阳传论。
   此前,他已经写过两部作家传论,一是《转世的桃花:陈超评传》,一是《于坚论》,都是数十万言的大部头。写雷平阳,是霍俊明“传论”系列的延续,更重要的,是他近二十年跟踪阅读雷平阳的总结。


   虽然对写作的难度有充分的估计,霍俊明还是没有想到,这部传论会一写两年、四易其稿,而且是一部与过往写作风格迥异的“词典体”。
   2020年,霍俊明在《滇池》杂志“昆明作家研究”开辟专栏,集中写下六篇关于雷平阳的专论:《谁是雷平阳》《肖像小史或且作心僧》《黑白摄影术与视觉伦理》《树的传记与雨林叙事》《昭通:最后的标识或迟缓的归乡》《“父性”叙事或“正名”考》。这六篇,与霍俊明过往的文风和体例,已经有所区别。
   霍俊明从事诗歌批评逾20年,深感许多文章写得“太像文章”,对宏大的“课题体”、切割式的“学报体”、体大虑周的“文学史体”,即便说不上厌恶,起码也是充满警惕。他想更新自己的批评角度和语言,去做一个“诗人批评家”,如瓦尔特·本雅明所说:
   “批评必须用艺术家的语言说话,因为文艺界圈子里使用的概念是行话,批评的呐喊只有变成行话才能被听见。”
   霍俊明所警惕的,便是“行话”所具有的森严壁垒和精英意识。他追求的,是区别于行话、灌注了生命经验的个人性的文字,是不仅为专业读者所接受也为普通读者所理解的文字,《滇池》专栏的六篇文章,正是这样的文字,它们被命名为“雷平阳词条”。
   在“雷平阳词条”的基础上,霍俊明更进一步,决定把自己的雷平阳传论,变成一部《雷平阳词典》。
   云南、昭通、基诺山、方言、叙事冲动、盐津、坛城、手写体、总体性诗人、异乡人、现代性秩序……以391个具体的词条而非空泛的理论理解雷平阳,以具体的血肉经验去填充而非以抽象的思辨去架空这些词语,大概是《雷平阳词典》的特色之一。它们背后,是一个批评家发自肺腑的对审美价值的追求,对纯粹的阅读之乐的享受,而非对某种时髦的“批评方法”的执迷。

   2022年9月25日,拿到《雷平阳词典》样书后,霍俊明在朋友圈如此形容此书:
   一部词典391个词条
   一个诗人的精神简史
   非制度化的个人档案
   僻默之乡的杂俎广记
   梦想之中的引文之书
   《雷平阳词典》的序言里,霍俊明则说,此书是他与雷平阳的灵魂对话。
   这一“对话”涉及四个文本:
   雷平阳的属地性格、家族背景、日常生活、工作、交游、田野考察是第一文本;他的诗歌、散文、小说、考察、札记、摄影和书法是第二文本;霍俊明对前面两个文本的认识和解读形成了第三文本;除此之外,还有“隐藏文本”——雷平阳写在日记本上而从未发表过的诗,这些“未刊稿”,也是此书尤为珍贵的部分。
   这四重文本,让《雷平阳词典》成为我们了解雷平阳的不二之书,但霍俊明写此书之抱负绝不限于此。
   391个词条,一端是雷平阳,另一端是雷平阳的背景:他所置身的现实世界,他所抵达的精神世界,以及滋养他的地域、文化,等等。背景固然让主体更为醒目,但背景并没有坠入虚无,变得模糊,而是以其粗糙但真实的现场感,饱满但绝不臃肿的历史感,遥远但并非难以抵达的未来感,统领一切,理解一切——这种统领和理解,让《雷平阳词典》真正具有了百科全书般的指向。

相关阅读

扫一扫登录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