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童诗中国(兰溪)论坛”云新闻发布会在浙江省兰溪市举行 ...

2020-5-29 22:21| 发布者: zhwyw| 查看: 9972| 评论: 0|原作者: 洪惠锋|来自: 凤凰网浙江综合

5月29日上午,记者从在浙江省兰溪市举行的首届童诗中国(兰溪)论坛云新闻发布会上得悉:中国诗歌学会决定每年的6月为中国诗歌童诗月!

又一个诗歌的季节:“我们要拉响所有的汽笛/来迎接这个新时代的黎明/我们要鸣放二十一门礼炮/来迎接这个岁月的元首……”(艾青诗)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黄怒波5月29日上午在北京与首届“童诗中国(兰溪)论坛”云新闻发布会与记者连线时表示:即将收官的首个中国诗歌艾青月,参与人数之多、影响之广是始料未及的。贺敬之、玛拉沁夫、金坚范、谢冕、吴思敬、石祥、赵丽宏等一批老中青少作家和诗人,以及我国各个民族的群众代表、外国学者与友人,在深情缅怀中国诗坛泰斗艾青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诗人们纷纷表示,要自觉与伟大的时代同步伐,热爱脚下的土地,做时代的“歌手”。

中国诗歌艾青月发出的是诗歌回到土地、回到人民、回到母语怀抱的倡导,中国诗歌童诗月的发起,则是中国艾青诗歌月形成的诗歌审美的号角,再向滋养着中华民族之未来的少年儿童的童诗吹响。

“每一个诗人为孩子写一首童诗,每一个孩子为父母写一首童诗”,黄怒波说,“诗教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是最早最久最独特的教育方式之一,《诗经》是诗教最经典的诗歌总集和‘百科全书’。中国诗歌学会发起童诗‘集结令’,是云聚诗人和孩子之间相互呼应和深情对话的‘集结令’,是诗教的秉承和弘扬。相信这种呼应和对话的效应,必将使更多的诗人与孩子一道,用‘写’童诗的眼,发现这个世界的美,表达这个时代的美,抒发中华民族的美。”

“童诗中国论坛”永久落户的根本:“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发布会现场,阵阵清脆的《笠翁对韵》童声环绕、涌动。不到1个小时,通过与北京、上海、浙江、西安等多地嘉宾和媒体代表、童诗中国(兰溪)论坛分赛区负责人共百余人的成功连线,以“云”在场的方式,共同完成和见证了去年8月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黄怒波和中共兰溪市委书记陈峰齐,在安徽宏村首届“中外童诗现状与发展研讨会”上达成的“童诗中国论坛”永久落户意向,正式花落兰溪。

本届童诗中国(兰溪)论坛的主题是:风起钱塘韵漾兰江。将于今年9月举行,论坛前后,还将开展一系列活动。今年是首届后,以后每两年举办一届。

童诗中国(兰溪)论坛主办方之一,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蒋朗朗介绍,兰溪有着历史悠久的诗歌土壤。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所著,习写诗词的启蒙读物---《笠翁对韵》,已经成为当今不二的诗歌蒙学教科书,是最好最直接的佐证文献。这是决定“童诗中国(兰溪)论坛”落户兰溪重要的原由。

“童诗教育”打造“终生民族文化基因”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古代诗词时曾说过:这些诗词从小就嵌在学生们的脑子里,会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而兰溪举办童诗中国论坛,就是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将传统诗歌教育融入现代教育,并进行创新的做法。

在我国历史上,诗歌教育其来有自。儒家经典《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又言:“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孔子认为,《诗经》既有美刺讽喻的精神,又是温柔敦厚的,用它来教育民众,可以发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社会作用。所以,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变得温柔、厚道,那一定是《诗》歌教化的结果。而“温柔敦厚”却不至流于愚蠢,这才是“诗教”真正起作用的表现。

近年来,兰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力打造“学在兰溪”品牌。而通过举办童诗中国(兰溪)论坛,传播《笠翁对韵》等传统诗歌文化。开展首届童诗中国(兰溪)论坛优秀论文征集和评选、全国中小学生童诗写作大赛等活动,将更有利于呵护儿童童年梦想,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陶冶情操,帮助孩子学习母语;有利于传承经典,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利于兰溪全面融入“诗教”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丰富“学在兰溪”品牌内涵,打造现代与传统并行的新式教育体系。

“童诗论坛”打造“诗路文化”亮点:每个人都渴望着“诗和远方”,诗歌,无所不在,深植内心;随时被唤醒,从不曾游离。“童诗中国(兰溪)论坛”永久落户的江南古城兰溪,就是这样一座蕴藏“诗与远方”的城市。兰溪有着1300年历史文化积淀,两宋时被誉为“天下江南”,明清时是雄冠钱塘江的第一商埠。理学渊薮,婺学开宗,历史上范浚、章懋、金履祥、东皋心越等名人辈出。在中国诗歌史上,从“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的唐末五代画僧、诗僧贯休,到“地冷易寒食,烽多难禁烟”的明末清初文学家、中国戏曲大师李渔;从“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的鲜活灵动;到“越船一叶兰江上,载得金华一半秋”的气象万千。千百年来,诗歌,已深深融入兰溪人的血脉,扎根于兰溪的山山水水。

中共浙江省委书记车俊指出:“沿新安江、富春江、兰江三江两岸打造国际化的全域美丽样板区,形成展示中国美丽形象的重要窗口”。兰溪,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浙江“四条诗路”,开展大花园建设中,更是以“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兰江—婺江—衢江”为主线的“钱塘江诗路”中重要节点城市。

做优诗路文章,助推大花园建设。今年,在“风起钱塘韵漾兰江”—童诗中国(兰溪)论坛中,将展示《笠翁对韵》少儿诵读;发布诗趣兰溪——玩诗小程序、兰溪李渔说。“文化为魂,产业助力”,吸引全国游客通过《笠翁对韵》等体会中华诗词韵律美,感受兰溪山水美,向往兰溪生活美,助推兰溪“拥江兴城”战略向纵深发展。

“童诗产业”打造产业振兴热点:一场《中国诗词大会》,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童诗论坛”同样具有这样的潜质。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教师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兰溪市人民政府等倾力打造,“钱塘江诗路”重要节点,兰溪得天独厚的“诗教”基础和文化积淀……,发展的需要,时代的选择,无不引导着“童诗产业”流向水到渠成。

在去年八月安徽宏村举行的首届“童诗现状与发展”研讨会上,兰溪市委书记陈峰齐曾说“当今社会需要童诗、呼唤童诗,童诗让社会更美好。童诗中国论坛落户兰溪,也为兰溪文化旅游与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遇。”并表示将努力撬动文旅产业,结合李渔文化品牌和工业遗存开发,做好诗词文化资源的转化和再利用的产业文章,推动兰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九月,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教师报、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兰溪市人民政府将共同举办的“风起钱塘韵漾兰江”——童诗中国(兰溪)论坛。围绕《笠翁对韵诗教启蒙与童诗写作》、《童诗写作与当代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外童诗互译及出版》等话题,拟邀请童诗诗人、童诗研究学者、童诗翻译家、童诗编辑出版家、国内知名教育家,一线中小学教师等300余人参加,必将是诗歌界、教育界的一大盛事。

“响应一带一路,描绘‘诗和远方’”。同样在今年9月,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教师报、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兰溪市人民政府将共同举办钱塘江诗路——第四届中外诗学对话活动,活动聚集国内外知名诗人于兰溪,以“中国的《笠翁对韵》与美国的《诗的发现》”为主题在高校、古城古镇古村、诗教特色学校等地点组织诗歌创造、作品诵读和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中外诗歌文化交流,提升《笠翁对韵》的国际影响力。

论坛、对话、少儿诵读、玩诗小程序、童诗写作大赛……,这些活动将进一步把兰溪打造成诗教孵化基地和集聚诗教人文人才的城市;将进一步营造“文旅兴兰”厚势;将进一步发挥童诗产业极强的粘合性,打造产业振兴热点,为兰溪“四大战略”实施带来强大助力。

诗人、文学家的美好可期:童诗中国(兰溪)论坛在望,“中国诗歌童诗月”已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在发布会前夕,向童诗中国(兰溪)论坛组委会寄来了他题写的“童诗中国(兰溪)论坛”;著名儿童文学翻译家、《卖火柴的小姑娘》等著作的译者任溶溶,在5月23日,兴致勃勃地为“童诗中国论坛”永久落户兰溪创作了一首童诗,并将手稿寄给组委会;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特地发来他为“童诗中国(兰溪)论坛”和“中国诗歌童诗月”专门录制的视频,他在视频中动情地说:“……中国孩子是在诗歌中成长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塑造了中国和中国人……几十年的写作经验告诉我,必须随时亲近诗歌。这样会提醒我们诗歌与孩子的成长休戚相关,诗歌与我们的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休戚相关……”。曹文轩教授称,中国诗歌学会等主办单位举办“童诗中国(兰溪)论坛“和“中国诗歌童诗月”,极富创意和历史意义。”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创建人、国际格林奖评委会委员、浙江师范大学原校长蒋风为“中国诗歌月”的启动欣然题字,90多岁高龄的蒋风校长,5月29日一早赶到童诗中国(兰溪)论坛新闻云发布会现场参会。他风趣地向记者表示,自己精力不减当年的秘诀,就是心中永远有一首童诗,所以永远年轻。

《诗经》云“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海德格尔说:人,必将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童诗,是人生诗歌的原点。永久落户兰溪的童诗论坛,必将年年生发,春风涤荡。

国家督学、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孙霄兵,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兼《中国教师报》总编辑雷振海,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吴杰伟、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木汀、《中国教师报》文化周刊主编金锐,中共兰溪市委书记陈峰齐,兰溪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柯卫,兰溪市副市长章丽清等参加了首届童诗中国(兰溪)论坛的云新闻发布会。(摄影:王萍)

扫一扫登录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