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凝聚诗界共识 繁荣诗歌创作

2019-12-4 14:07| 发布者: zhwyw| 查看: 6759| 评论: 0|原作者: 钱小芊|来自: 文艺报

全国诗歌座谈会今天在北京召开了,我谨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向从全国各地前来参加这次座谈会的诗人、诗评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向全国广大诗人、诗评家以及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中国诗歌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崇高敬意!

这次座谈会,是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背景下召开的,是进入新时代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诗歌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今天,中华民族正在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历史方位上,诗歌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也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总结过去一个时期以来中国诗歌发展的历程与态势,展望新时代中国诗歌发展的图景,分析当下中国诗歌创作评论的成绩与问题,进行深入讨论,进一步明确方向、凝聚共识,褒优贬劣、推动发展,正当其时。

我国是一个伟大的诗的国度,诗歌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独树一帜。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歌的审美和教化功能参与塑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性,抒发中国人的思想感情、提炼中国人的精神结构、凝聚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建立起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形象和强大的文化自信。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诗歌迎来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革与创新,开辟了广阔的艺术天地。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诗歌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期。70年间,广大诗人们不忘初心、勇担使命,高举精神旗帜,感应时代变革,满怀激情地讴歌建设新中国和新生活的伟大实践,抒发和表达对祖国与人民的热爱、对历史与现实的新的理解、对社会与人生的新的感悟。70年间,中国诗歌生机蓬勃、佳作纷呈,诗歌艺术兼收并蓄、开拓创新,具有鲜明的中华美学风范和现代品格,在新中国几代读者的精神生活中都发挥了重要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引下,我国诗歌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广大诗人们精神振奋,积极向上。关心国家命运,关注现实生活,记录时代变迁,反映人民心声,正在成为诗歌界的普遍共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成为越来越多诗人的自觉追求。

广大诗人们热情讴歌新时代的历史性巨变,以充沛的激情和旺盛的创造力刻画新时代的精神图谱,诗歌创作的“质”与“量”不断提升。诗歌理论评论取得一系列富有价值的成果,对引导创作、引领风尚发挥了积极作用。

诗人队伍发展壮大,形成了丰富的层次、多元的结构。前辈诗人笔耕不辍,中年诗人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活力,年轻的写作群体正在涌现,新文学群体中不乏青年诗人的成长,为中国诗歌发展带来了蓬勃活力。在世界诗歌的总体格局中,中国诗歌无疑是最活跃的部分。

诗歌生态持续优化,社会效益不断提升。各类诗歌活动广泛开展,校园诗歌社团等各类民间诗歌组织持续活跃,诗歌作品的公众关注度得到提高,诗歌刊物的发行量和诗集的出版量不断攀升,一些出版社相继推出了有影响的诗歌主题系列出版品牌。诗歌的传播手段日益丰富,电视节目中的诗歌栏目应运而生,深受大众喜爱,诗歌网站、诗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刊发了大量诗作特别是新人新作,扩展了诗歌的传播范围。诗歌正以与时俱进、越发多样的方式参与到社会文化生活之中。

广大诗人们视野开阔,锐意探索。立足本土,对中华文化传统、古典诗歌、民间诗歌和现代诗歌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品格,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追求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基础上,正在形成气象万千、富于时代特色的艺术风貌。

中国诗歌对外交流日益广泛,中外诗人交流的渠道不断拓展,中国已成为外国诗人到访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当代诗人的诗歌作品在国外多有翻译,世界各大国际诗歌节、国际书展经常推荐中国诗人的作品,也常常能看到中国诗人的身影。中国诗歌对传播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表达人类共同情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在充分肯定这些年来我国诗歌创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诗歌创作中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广大诗人、诗评家严肃面对、认真思考,共同努力去克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在肯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创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批评了文艺界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文艺发展史表明,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文艺要赢得人民认可,花拳绣腿不行,投机取巧不行,沽名钓誉不行,自我炒作不行,“大花轿,人抬人”也不行。总书记批评的那些现象和问题,在诗歌界是否存在?应该说,也程度不同地存在。批评诗歌创作中的不良现象、解决好大家普遍反映的“好诗太少”的问题,是我们诗歌界的共同任务、共同责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为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新时代的中国诗人,如何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无愧于中国从古典到现代辉煌的诗歌传统,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进步、人民心声的诗歌,推动诗歌的繁荣发展,共同克服诗歌创作中存在的不良现象,使我们的诗歌基调明亮、能量充足、使人喜爱,在社会上发挥作用,成为大众文学而不是小众文学,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此次诗歌座谈会要讨论的重要论题。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第一,新时代的中国诗歌,要加强思想引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创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在新时代统一思想认识、凝聚意志力量、应对风险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掌握这一思想的精髓要义和丰富内涵,学习这一思想贯穿的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人民立场、强烈的历史担当、科学的思想方法、勇于创新的精神,以此为指导,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繁荣发展我国文艺事业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这些论述基于对中国文艺的历史经验和实践探索的科学总结,提出和解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面临的一系列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重大命题,包括提出和解答了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怎样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提出和解答了在实现民族振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文艺和文艺工作者应该承担什么样的历史责任、社会责任,怎样承担这种历史责任、社会责任,以及广大作家艺术家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历史和现实、如何正确反映历史和现实等问题。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既旗帜鲜明又生动形象,既关乎根本又非常具体,既作用于当下文学现场又具有深邃的历史眼光和高远的历史站位,鞭辟入里、内容丰富,语重心长、娓娓道来,充满了对文艺工作者、对作家和诗人的热切期望。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推动新时代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第二,新时代的中国诗歌,要坚持培根铸魂,用诗歌传递精神力量


文艺工作,是培根铸魂的工作。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是文学的重要责任,也是诗歌创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古今中外,人们始终相信,诗歌应该与人的内心情感、精神世界产生强烈的共鸣。中国诗歌自古就有“诗言志”的传统,诗歌所表达的,是人的情感,是内心的“志”,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好的诗句,不仅从口中吟出、在笔端写下,更经由阅读传诵,进入广大读者的心灵,构成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力量,同时又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文化一直有“诗教”的传统,中国人对诗歌的阅读,常常会从牙牙学语一直持续到白发苍苍。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除了文化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精神力量、价值信念的传递和涵养。诗歌的巨大能量,不仅体现在丰富着祖国的语言,更在于它能够在广泛的流传中,深刻地塑造民族的人文性格、凝聚人民的价值认同。屈原诗句里的爱国情操、李白诗句里的浪漫豪情、杜甫诗句里的悲天悯人、苏轼诗句中的乐观放达、新文化运动以来诗歌对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的承担,对人生和世界的宽阔理解,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感情抒发,都已经成为了我们人文性格中有机的组成部分,融进了我们的精神血脉;随着这些诗句一同建构起来的,也绝不仅仅是中国文学的历史,更是中华民族集体认同并且长久共享的价值体系、情感结构和精神气质。

诗歌是一种贴近人心的文学形式,它与一个民族“根”和“魂”密切相关,与世道人心密切相关。新时代的诗人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在诗歌中更多地传递正能量,用更多昂扬向上的声音,去鼓舞人民的斗志、振奋人民的精神、滋养人民的心灵;用更多的光亮,去照亮人们的生活与梦想,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使诗歌成为温暖人心、鼓舞人们前进的火炬。当然,诗歌的表达,涵盖复杂的人生经验,我们的生活中不是只有鲜花,也有泪水。深刻地体认到自身责任的诗人,必定会站稳基本的价值立场,避免流于偏颇、失于绝对,更不会滑向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诗由心生、文如其人,为人为文在很大程度上是统一的、一致的,“人品”与“诗品”也应该是统一的、一致的。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仅要在文艺创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要坚持崇德尚艺、加强人格修养、追求德艺双馨,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诗人的高尚情操、诗坛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彰显新时代诗歌的精神力量。


第三,新时代的中国诗歌,要以人民为中心,用诗歌抒发人民心声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需要人民、人民需要文艺、文艺要热爱人民。新时代的诗人,要把人民生活作为诗歌创作的源泉。诗的表达,在形式和风格上可以各富个性色彩,而对人民生活怀着深切的关注和理解,诗歌才不会成为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保持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沉热爱,诗歌才不会局限于一己悲欢、杯水风波、“为赋新词强说愁”。人民的心声梦想,是诗歌创作最丰盛的题材,人民的喜怒哀乐,是最值得诗人记录的情感。只有真正做到关注人民的生活、感受人民的悲喜、传递人民的心声、描绘人民的梦想,诗歌才能获得永不枯竭的灵感和长久的生命力。

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新时代的诗人,要把人民作为诗歌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中国诗歌向来是注重读者接受的。以诗歌书写人民,把诗歌写给人民,由人民判断诗歌,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百年初心,更是新时代中国诗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体现和要求。好的诗歌应当传诵在人民的口头、涌动在人民的心里,成为广大人民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诗歌受众的“小”,原因常常在于诗歌的格局不“大”;新时代中国诗歌的大格局、大情怀、大气象、大影响,就是要从人民中来,也要落脚到人民中去。诗歌如何真正成为大众文学,如何使人民喜爱、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如何在人民生活中成为活跃的文化力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和语言的家园,新时代的诗人必须作出自己的回答。希望广大诗人们与人民同心同德,为人民抒情、为人民发声,积极推动新时代中国诗歌更多地走向“大众”,创作更多为人民喜爱的诗歌,创作更多为广大青少年和儿童们喜爱的诗歌,在更开阔的天地里实现自身的价值,迈向诗歌的高峰。


第四,新时代的中国诗歌,要植根现实生活,热情讴歌新时代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一个时代,应当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时代的诗歌。诗歌应当是最能紧贴历史脉搏的艺术,它能够敏锐而真切地传递时代前进的声音、抒发人民内心的情感,并以强大的感染力和传播力,召唤和凝聚民族的精神力量,共同参与到推动历史发展的滚滚洪流之中。回望近代以来的历史,在每个重大历史节点上,诗歌总是能够站在民族复兴伟大斗争的前沿,发出时代的强音。郭沫若、闻一多、艾青、臧克家、光未然、田间、李季、贺敬之、郭小川……,几代中国诗人与人民战斗在一起,以诗歌投身于中国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他们的诗是时代之诗、历史之诗,这一光荣的诗歌传统体现着中国现代诗歌的初心使命,应当大力传承和弘扬。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描绘了“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我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诗篇。新时代向我们敞开了广阔的历史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无比丰饶的新鲜经验。时代之“新”召唤诗歌之“新”,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要求新时代的诗人们,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时代生活、用更加敏锐的触角感知时代变化、以更加有力的书写展现时代经验,及时回应时代命题,充分揭示时代精神,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

新时代的诗人要热情拥抱时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入生活不仅仅是为了从现实中获得灵感和题材,更是为了在人民的实践和创造中深刻地认识“我是谁”“为了谁”,确立起深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以此建立起扎实牢靠的诗歌美学的历史根基。我们要深刻认识和领悟时代的巨变,跟上时代前行的步伐,以更加自觉的态度,观照时代生活,通过我们的文艺创作、诗歌创作,促进我国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第五,新时代的中国诗歌,要推进艺术创新,潜心打造精品力作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新时代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并不取决于调门高低、声势大小,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落脚于优秀诗歌作品的不断涌现。

诗歌精品力作的产生,需要广大诗人不懈展开艺术探索、推动艺术创新。两千多年来中国古典诗歌的辉煌成就,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百年新诗的探索和发展,也为今天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时代的中国诗歌应当不断提高中华美学传统的自信和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挖掘我们悠久的诗歌传统,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以中国风格表达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奋力攀登诗歌创作的高峰。同时,我们要放眼世界,以开放的姿态和包容的胸怀,汲取世界各民族优秀诗歌的营养、参与世界文学建构,在对话和交流中实现中国诗歌“走出去”。

要大力推进诗歌理论评论的发展。诗歌的体裁、形式、风格、语言、状态、神态,不应强求一律,对于诗歌发展的大方向,要坚持原则,旗帜鲜明地激浊扬清,对诗歌艺术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对创作中不同风格流派的得失,要充分发扬艺术民主,各抒己见,严肃深入地进行讨论,说真话、讲道理,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上逐步凝聚共识,形成新时代中国诗歌美学的基本标准,推动诗歌的观念变革、艺术创新。

探索语言和人类表达的新疆域,这是诗歌所担负的重要文化职责之一。诗歌历史的发展,也正是在一次次的创新突破中,才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新时代的中国诗歌,应当在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气氛里,不断发展多姿多彩的艺术独创性与美学辨识度,追求诗的境界,追求语言之美、诗韵之美。艺术创新不是哗众取宠,不能为创新而创新,而是要用新的形式、手法、技巧,更好地服务于内容的表达和精神的传递。唯有出技艺之“奇”、而守本心之“正”,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诗歌的艺术可能性才会被不断拓宽,诗歌精品力作的涌现才能获得强劲的动力。

新时代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需要诗歌界凝心聚力、共同推动,也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中国作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作家的桥梁和纽带,始终将团结、引导、扶持、服务广大诗歌工作者作为重要任务,始终着力于为中国诗歌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好更有效的支持与帮助。长期以来,中国作协在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都设置有诗歌奖,《诗刊》等期刊也通过各种方式奖励和推出优秀诗人诗作。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规划、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和定点深入生活项目,以及中国当代作品对外翻译工程中,诗歌的推介与扶持都占有一定比重。中国作协努力打造网络时代的诗歌新平台,《诗刊》和中国诗歌网加快新媒体建设和融媒体发展,《诗刊》微信公众号、中国诗歌网官网和中国诗歌网微信公众号的订阅人数已超过百万。通过“为人民读诗”“诗人走进校园、走进美术馆”“诗歌朗诵进书店”等多种形式面向社会的诗歌活动,推动了中国诗歌进一步走向社会、走向公众。中国作协重视人才培养,多次在鲁迅文学院开办诗歌创作的高研班和少数民族班,不断扩大《诗刊》“青春诗会”活动的规模与影响力;重视诗歌理论评论工作,创研部、《诗刊》、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杂志社每年都召开或积极参与大量诗歌创作研讨活动,针对新时代中国诗歌的重要现象、创作群体及优秀作品展开研究和推介。中国作协还致力于推动中国诗歌“走出去”,在对外诗歌交流活动、诗歌对外译介项目、诗歌国际写作计划等方面展开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些年来,中国诗歌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读者,中国诗人获得了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尊重;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中国诗歌节、上海国际诗歌节、成都国际诗歌周等活动中,中国诗人们充满自信地与来自不同国度的诗人热情交流,共同切磋。

在推动诗歌创作方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作协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思想引领,凝聚共识,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强化诗歌理论批评工作的导向性、在场性和针对性,围绕出精品出人才,积极推动诗歌创作,特别是反映我们时代精神、基调更明亮、能量更充足、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诗歌创作。第二,要在诗歌推介、项目扶持、会员入会、对外翻译、诗歌传播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以最大限度团结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歌群体,发挥诗人们的创造积极性与主动性,以优秀的诗歌作品奉献给广大的读者。第三,要积极推动开展多种多样的诗歌公益活动,持续推动诗歌到人民中去、到社会大众中去,加强对校园诗歌团体的联系、帮助和支持,促进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形成爱诗读诗的风气。第四,要加强与各省级作协和诗歌机构、出版社、诗歌杂志的交流合作,加强与中央主要媒体、省级主要媒体的合作,开展诗歌创作、朗诵活动,进一步活跃中国诗坛整体气氛。第五,要在诗歌译介和国际交流方面进一步扩大规模,利用并打造国内相对成熟的国际诗歌节的平台,继续做好中国当代作品对外翻译工程中的诗歌推介工作,将代表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的中国优秀当代诗人的作品介绍出去,持续提升中国诗歌的世界影响力。第六,要切实加强青年诗歌创作队伍与理论队伍建设,加大对青年诗人、青年诗歌研究者创作的扶持力度,为这两支队伍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更有力的支持,倡导和鼓励青年诗人加强学习,学习理论、学习历史,向生活学习、向传统经典学习,不断提高青年诗人的综合素养、文化涵养、艺术修养。

我们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正热切地呼唤着与它相匹配的伟大诗人与伟大诗歌。我们相信,在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中国诗歌必将成为振奋人民精神、鼓舞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的强大力量。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使命、凝聚共识,不负期望、勇攀高峰,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新时代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力量!


(此文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钱小芊2019年11月28日在全国诗歌座谈会上的讲话)

相关阅读

扫一扫登录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