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靖:口语,向诗人刘川学什么?

2019-9-3 14:38| 发布者: zhwyw| 查看: 9429| 评论: 0|原作者: 李天靖|来自: 中华文艺网


        刘川的口语诗,为什么高人一筹?

        标题常常就是第一句诗。《刘川诗选》第一首《家乡》“因为埋我的家人/而刨熟了、挖深了、用久了的/那块土”。“家乡”就是这首诗的第一句,他简洁到惜字如金;一代代生于斯、逝于斯,埋于斯的地方叫家乡;或曰斩断骨头连着筋的地方。

        感觉的鲜活与即时性。他的《母亲节》:“此刻,大街上没人/就像都赶回他们妈妈的肚子里去了/我独自走在异乡大街上/仿佛/刚刚出生的婴孩/整个世界都是/我一个人的襁褓”,诗人设置的情景格外新鲜、干净。语言背后表达了母亲节,人虽在异乡,却满怀对母亲的怀念与感恩。非凡的感受力。刘川的《蚊香印象记》,写一盘很普通的蚊香,妈买来用它熏蚊子,父亲不用买,“因为我爸已经死了”,接着写道“夏夜,我妈烧蚊香/我总听见/轻微的声音/仿佛我爸/点着了自己/一截一截的骨灰/吧嗒、吧嗒/掉落下来”,锥心的疼痛让人心酸无比。父亲人都不在了,还“辛辛苦苦/忙着熏的/又是什么”。诗人刘川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疼痛,一种贴己的经验,很打动人。当下口语大多是一些世俗的吹歌弹唱,风花雪月的劳什子。

        他的刻画入骨三分。一首《舌头》“像一把软刀子/含在嘴里/笑的时候/也不露出来”。这把软刀子的舌头杀人不见血,“笑的时候,也不露出来”这个魔鬼令人害怕,甚至让人不寒而栗。在于非凡的想象力。《满天的星星》“没有这么多的小钢珠/撒在周围/地球这副大轴承/怎么转动”, 大美无言,仅一个“没有……怎么……”的句式,将宇宙满天星星和地球妙合无垠的关系,刻画得自然天成。又譬如《盖章》“早上的太阳鲜红鲜红的/像刚刚蘸了大红的油印/足够咔咔咔地盖一整天了/天黑时它又惨白地收进/一只黑匣子里去了”。早上太阳的这个鲜红鲜红的意象“像刚刚蘸了大红的油印”,没人这么写过——这是一种的创造!

        还需知性十足。他的《纪念碑》“说是想在这些石头上/刻上字/说是给死人刻的/其实我又不傻,我早就知道/这是给活人刻的/而且一锤子一钎子地狠敲。是想/刻到活人心里”。诗人的睿智,见人之所不见,深刻、形象地阐述了纪念碑的意义。在生活中如猎豹般敏锐的发现。《礼花腾空》写了一只大礼花,由49支单响的小礼花,用粗铁丝捆扎在一起的;一点燃“现在它们一起蹿入空中/向东南西北各个方向/自由自在飞去,灿然开花,惹得人们欢呼”,这是令人惊呼腾空绽放的情景;接下来写道“一点看不出/它们其实一直/都是被强行捆在一起的”,给人以哲思只有在点燃释放时,不自由的礼花才是自由灿烂的。

        善于接地气。诗人刘川在生活中,每每攫取一个个场景的画面入诗,或曰触目成诗。他本着诗人的本真和良知,对社会不良现象始终保持坚定勇敢的批判精神,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诗。譬如《六月雪》《春运:想回家过年坐的火车》《油印》《狗食盆子》《我在生活中呆错了位置吗》《婚姻如同强力胶》《一环二环三环》《从尸体上出来的东西》等等。他的这些诗是社会的防腐剂,清洁剂;冷峻、无畏,尖利或如一把匕首,挑破社会的疽痈。譬如《星空》“仿若一个常年吸毒的人/亮出一条黑黝黝/粗大的胳膊/随便给我们看上面/密密麻麻的针孔”,以“星空”为喻,令人惊骇;再如《社会批判我不仁不义》,“一看见小孩/我就想把他塞回娘胎里去/但社会不允许/它只想一天天喂大他/把他塞到烟囱里去”,题目《社会批判我不仁不义》,当然是反讽;这首诗非同一般的意义在于社会的不良风气对“小孩”成长造成极坏的影响,因此毋宁“一看见小孩/我就想把他塞回娘胎里去”,却又是不可能的;这个社会“把他塞到烟囱里去”,社会环境被喻为“烟囱”,塞进以后爬出来的,一定是个“黑人”。

对人性丑恶鞭挞的《灯》:


人身上

有许多灯

你假装看不见


有人杀人

你不救

灯,灭了一盏


有人骂人

你来围观

灯,灭了一盏


有人喊冤

你不救,当笑话听

灯,灭了一盏


轮到你被杀、被骂

大声喊冤,别人看不见

因为你身上,灯全灭了


        一个民族的悲哀莫过于灵魂这盏灯的自私与麻木不仁。这诗告诉每个人对人性良知的追寻,扪心自问的质询与反思,人性遵循因果报应的必然;最后一节“你”恶报,是因为“你身上,灯全灭了”。

        “一个先锋的诗人,应该具有个人性、现实感和历史感以及锻造诗歌话语的技艺的综合能力。”(霍俊明)

        诗人刘川的口语诗的艺术才华是多方面的。

        他深邃的洞察力和敏锐的感受力,以及卓尔不群的文字功力。他的诗中常用排比句式构成一个个并列的方阵,大有压境之势。譬如《认识》《有许多人只能用X代替》《大城市》等。《机关工委李书记》是反比,“人们骂他/他满脸是笑//……人们与他握手/他满脸笑//……今天/他逝世了//遗照里,他冷峻威严地板着脸/吓人一跳”,构成了一种反差极其强烈的视觉效果,令人沉思。《寻隐者不遇》充满了反讽,“一只猛狗/锁在院中/在梅花下/大声吠叫”。哈,猛狗看门,有谁还敢寻此隐者;却又在“院中/梅花下/大声吠叫”,更为戏剧化。自古而来的士人中,所谓隐者大多是一幌子,求官走此终南捷径。中国人最缺少的是对罪恶的忏悔。他的一首《忏悔》以对比写来:

我该如何向佛祖忏悔——

捉一只蜻蜓,揪下它的头

捉一只蜻蜓,揪下它的头

捉一只蜻蜓,揪下它的头

看没了头,它们居然还能

拼命地飞一阵子

‘为此,今天我一边流泪

一边看着满大街的人

他们一个个就这样从不思考

没有头脑,没有感受,没有思维

拼命地走一辈子

仿佛我八岁时伤害的那些蜻蜓托生的

.

         诗人刘川对儿时“捉一只蜻蜓,揪下它的头……”的恶作剧作了忏悔;“为此,今天我一边流泪”(笔锋一转),一边看满大街的人,也如被揪了头的蜻蜓“从不思考/没有头脑,没有感受,没有思维”,辛辣而生动的对比,触目惊心——“仿佛我八岁时伤害的那些蜻蜓托生的”,极深刻地揭示了国民根性上的痼疾,引起人们疗治的重视。

        口语诗的写作中,尝试“进入语言内部”的努力。他的《我的心只有拳头般大》,在“我”这个词的内部,“心”如“一只拳头”从砸“我的胸膛”到殴打“这个世界”,甚至还要殴打“垂着的两只手/从不还手的我”,从诗中主体意象的跳跃变化,可看到诗人内心反抗时的一种绝望。另外他的代表作《无题》是用并列的结构以借喻述说他写诗的秘诀,其首二节云:“打鼓的/鼓的咽喉借我一下//掘墓的/漆黑中磷火借我一下……”,鲜活而灵动;《指给我》写他对艺术不舍的追求,“哪怕冻死在路上,明年的春草/也会最先从我的脚印里长出”,另外此诗以“指给我……指给我……”为旋律,使全诗充满了音乐性;《在大地上走动》《对话》以及《衣服》等也都各具特色。他的《蚊香启示录》写道:“每盘蚊香/抻直了/都是敬神仙的/弯曲成盘状/就成/熏蚊子的了/因此我一直在苦苦思考/死后/进火炉的时候/我该挺直身体/敬一敬上帝呢/还是把死尸死死用力/蜷曲成一盘/烧出浓烟来继续对付这个世上的/众多小人呢”。

        口语,向诗人刘川学什么?

        形式精短,语言极简,当然还有上述的许多法门(远未述及);更重要的是学他的精气神。《刘川诗选》后记中他写道:“余之诗,外观气傲、性刚,乖戾、尖酸,仅故意为之一乐。余无一私仇于天下,安敢树公敌于四方。文风、手段作略而已。惟慈悲于内,始终不稍离。有时,看众生之苦,执笔难成一字,已满面是泪也,能否以余一人之身替之。”

        感人肺腑,良有以也。



        李天靖,诗人、诗评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某杂志编审,上海作家协会《上海诗人》首席编辑。诗歌获《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文艺报》《写作》《芒种》等多项诗歌奖。诗集《你成为你诗歌的猎物》获上海作协2015年度诗歌奖。



        刘川,1975年生,祖籍辽宁阜新。曾出版诗集《拯救火车》《大街上》《打狗棒》《刘川诗选》《西天的云彩》等。偶以粥饭为名写作旧体诗词,编著有《当代诗词三百首赏评》《近代以来五绝全读》(暂定名)等。曾获得人民文学奖、徐志摩诗歌奖、辽宁文学奖等。现居沈阳,《诗潮》杂志主编。

责任编辑:牧 野

相关阅读

扫一扫登录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