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方笑一谈诗词“活化”

作者: 薛松|来源: 澎湃新闻| 时间: 2023-2-15 11:28| 查看: 35326 | 收藏

2023年,行知读书会重新出发,走入“国风国潮季”。今年的首期讲座,行知读书会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方笑一做客,与读者们分享了他与古诗词的缘分以及普及传统文化的心得。

《中国诗词大会》开播以来,就引发了观众们对诗词文化的热潮,节目组也“翻着花样”让诗词更具新意。比如将古画、文物,包括书法作品“活化”,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小朋友们还原《福贵岁朝图》中“新年折梅”的景象;用科技在电视荧幕上展现“飞天”之美;让黄庭坚与苏轼“见面”。

节目组让黄庭坚“对话”苏轼

在内容和呈现双双丰富了节目意蕴的背后,也有方笑一等命题专家们持续八年的不懈努力。虽然“痛并快乐着”,但他也有一些深刻的感触。

于他而言,传统文化的普及和诗词的传播,对命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技术和学术上,更在于内心的“热情”——还能不能找到巧妙的,能够给人以新知的,不炒冷饭的、有营养的“新”题目?方笑一说:“中国古代诗歌中包含了古代历史、文化、民俗……可谓是应有尽有。没有‘无’,只有尚未发现。道在器中,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与日常生活其实已在诗词之中,这是人们共鸣的来源。而诗人的情感、诗词与人生的共通感,将是人工智能所无法逾越的屏障。”

诗词不能与人们的生活脱钩,方笑一介绍,诗词大会在每一期设定了一个经过精心推敲、密切联系时代的主题词。方笑一也在保证学术严谨性和内容趣味性的前提下,会从当下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来考虑命题的角度。如在最近几季的节目中,融入了书画文物的相关内容,增加了身临其境的外景题目,苏轼品尝的玉糁羹、昆山的奥灶面都进入了题目,命题者力求题目形式更丰富多元,让观众更感兴趣。在生活化命题的宗旨下,人们能够通过电视节目的方式,了解古诗词以及其背后的知识与趣闻,唤起自身的情感与记忆,从而与古诗词建立起一种连接,拉近了与古诗词的距离。

科技助力再现诗词场景

节目还邀请到各行各业中有故事的人物组成“云中千人团”线上参与、互动。还充分调动了民间手艺人,也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资源。最终,让节目实实在在地传扬了“国风”,也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当今社会,快节奏已经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常态,“万物皆可卷”写尽了人们高压生活下的疲惫心理,面对焦虑当头的社会氛围,在方笑一看来,品读古诗词是抚慰人们身心的一剂良药,“这两年,整个社会的氛围都偏向于焦虑焦躁,而就在这个时候,古诗词热也开始蔓延,这个热度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也是天时地利人和,因为古诗词成为了我们的一种慰藉。”

品读古诗词实际上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慢情境,在这样的情景中,人们可以抛开时间的点滴飞逝,在优美的诗句下,舒缓紧绷的神经,获得心灵的充实。方笑一相信,正是因为生活“快节奏”,才更需要对诗词的“慢品读”,优美的诗词的确可以帮助我们祛除心里的焦虑和不安。而古诗词的阅读同时也是一种对大脑的锻炼,“实际上古诗词的阅读是你根据文本去想象,那么这个想象力是很重要的,因为每个人想象起来不一样,这是一种对想象力的锻炼。”

《中国诗词大会》能够“出圈”,其实离不开中国古典诗词自身的可读性。“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的九死一生,数遭贬谪,却仍然保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刘禹锡在二十多年的贬谪生涯中没有放任自流,反而写出“前度刘郎今又来”这样的诗句;而李白遭谗言诋毁被迫离京仍然叹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切传达给读者的并不仅仅是诗词的韵律美、气势美,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一种推动“内省”的力量,这也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王安石曾有诗云:“回首三千大千界,此身犹是一微尘。”世人皆是大千世界中的一粒尘埃,而通过阅读古诗词,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超越自己短暂人生之外的超越性的意义。“中国古代诗词的背后还是有很多哲理性的,或者说它有一个解决的方案,至少在你写出诗来那一刻,或者你读到前人的诗的那一刻,你一部分解决了一些问题,但这个问题又会侵扰你,于是你不断的写新的作品或者读新的作品,就是这样的一个反复的过程。我现在越来越坚信这一点,就是中国古典的文化有它的独特性,有它的精妙之处。”方笑一说。

(文/薛松


来源:澎湃新闻 | 荐稿编辑: 笛 

责任编辑:zhwyw
|  
分享至:0

相关阅读

扫一扫登录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