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杨志学:记我心目中的吴思敬老师

2022-11-12 18:58| 发布者: zhwyw| 查看: 39792| 评论: 0|原作者: 杨志学|来自: 河南诗人

恩师·导师·名师


——记我心目中的吴思敬老师


◎ 杨志学


杨志学与吴思敬


吴思敬老师于我而言,已不是泛泛意义上的老师,而是在学业上和人生之路上洒甘霖于我的恩师。我是他的入室弟子。学生谈起自己的老师,自然会有许多话想说。我最初拟定的题目是“说不尽的吴思敬”,但转而想想,也不能漫无节制,还是要有所限定,要从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用笔,故缩小范围,理出三个方面的侧重,围绕“三师”形成三个小标题:1、我人生路上的恩师;2、我学业上的导师;3、新诗界的一代名师。下面分别来谈。


2004年国庆节杨志学一家三口与吴思敬伉俪


我人生路上的恩师


我的工作履历虽然比较丰富,但从大的方面看可以划为前后两个阶段。前面近二十年时间是个军人,先后在几所军校供职,为国防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后面近二十年时间是个文人,在中国作家协会从事文学编辑和文学研究工作。而前后两个阶段的连接点,便是我考取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从吴思敬老师做诗歌理论研究的三年。如果没有这三年,也就没有我职业生涯的转变与拓展,也就没有我第二阶段进入新的工作领域取得的新成绩。遇见吴思敬老师是我人生转折的契机,是我此生的幸运和福分。
在吴门众多弟子中,一些师弟师妹习惯亲切地称呼我大师兄,其原因一是我年龄较长,二是我入门较早。2002年,因为军校学科撤并,我从部队转业,离开军校教员的岗位。这时我已步入人生不惑之年,是个不上不下的年龄。经过一番考虑,我决定根据自己的志趣,攻读博士学位。这样的选择,一是可以在学业上获得更高荣誉,二是可以将其作为重新就业、向新的人生目标前进的起点。做出这个决定后,选择专业方向和导师便成了当务之急。我以往在军校的工作主要是讲授中国文学史和诗词鉴赏课程,而我兴趣最浓的是新诗,当时已经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了一些诗歌和评论,还曾组织军校大学生诗社、主编校园诗报。经简单了解,得知首都师范大学的吴思敬老师刚刚开始招收文艺学专业诗歌理论方向博士生,比较符合我的心愿。吴思敬老师是八十年代崛起的著名诗评家,是我仰慕的学者,但我与吴老师素昧平生,当时心里是特别没底的。在我辗转与吴老师取得联系并将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科研成绩做了汇报以后,没想到得到了吴老师极大的肯定与鼓励。吴老师对我说:年龄不是问题,你的条件还是不错的,好好准备吧,预祝成功!后来我的愿望顺利实现了,成了吴老师的弟子。这虽然证明我本人尚有一定实力,但我想最主要的还是运气好,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选择。当时吴老师在诗歌界名气很大,但不少人可能还不知道他在招收博士,所以当时的竞争者虽然也有一些,然而不像随后那样越来越多。而我正是适时把握了机会,这要感谢命运之神的眷顾。试想,如果我当时听了一些朋友的意见(在部队再多干一年就有了二十年军龄,从而物质待遇也就很不相同)而延迟一年转业的话,我很可能也就失去了成为博士、成为吴老师弟子的机会。所以吴老师注定是我的贵人,我和吴老师之间是有缘分的。
说到这里,我想补充一个插曲。多年以后,当我在诗刊社、中国诗歌网等单位工作有年、在诗歌界也有一些成绩时,遇到一位青年诗人在京举办自己的诗集研讨会,这位诗人对诗歌界状况不太熟悉,不知道该邀请哪些嘉宾与会,这时候有人向他提供了一份名单,让他在名单上选,他就勾选了吴思敬和杨志学两个名字。后来我问这位青年诗人,北京有那么多重要的诗评家和诗歌理论家,吴思敬老师数得上,而我不是,为什么邀请我参加呢?这位青年诗人引经据典地做了回答,他说他想到了《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要做到既学又思、既思又学,所以就选择了吴思敬和杨志学。这话听起来有点好笑,而想一想也不能说一点道理没有,起码为我和吴老师之间的缘分增加了一份佐证。
话归正传。当我入了吴门、成了吴老师弟子后,吴老师不仅精心指导我的学业(这点在第二部分重点谈),而且在工作和生活方面也对我十分关怀。当然啦,吴老师对自己所有的弟子都非常关爱。吴老师不光学问好,人也特别好,他对待学生就像家长对待自己的子女那样,更有家长们做不到的付出。我们所有弟子都为自己能够成为他的学生而感到幸运、幸福、骄傲。
吴老师在诗歌界资源很多,他经常主持举办一些有意义的诗歌研讨会,带着自己的弟子参加,把我们推到前台。比如,2003年在廊坊举办的牛汉诗歌研讨会,吴老师便给我分配任务,让我除了提交一篇评论牛汉诗歌的有分量的论文以外,还指定我负责撰写会议综述。正是在这样的会上,认识了不少诗歌界名流包括当时诗刊社的负责人,而我也给他们也留下了印象。后来,当诗刊社领导说到诗刊社有进人计划和指标并向吴老师了解我的情况时,吴老师不失时机地推荐了我。毕业时我之所以进了诗刊社工作,虽然与我的笔试、面试成绩有关,但是如果没有吴老师的推荐也许不会那么顺利。
吴老师圆了我的博士梦,这是第一大恩;后又为我的就业助力,当为第二大恩。此外,他还有更多恩情体现在对我其他方面的关爱中。比如,我在北京工作后,夫人和儿子也随之进京,而单位又不提供住房,吴老师便让师母亲自出马,不仅很快帮我们租到了合适的住房,而且为我儿子转入北京市东城区(户口在东城区)某小学读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吴老师和师母还不时请我们一家吃饭,早些年过年过节时师母还带着东西来看我们,令我家属和孩子十分感动。我当时心里想,应该是我们去看老师和师母的,怎么反过来由师母来看我们了,这种恩情以后该如何回报!现在,我儿子也由当年的小学生变成了赴美留学的博士,但他心里永远忘不了吴爷爷和高奶奶对他的关心和鼓励。


我学业上的导师


在首都师范大学读博的三年中,我真切地体会了恩师的指导之功,感受到了他在弟子身上耗费的心血。
读博第一年,主要是上一些课。除了外语等公修课之外,就是导师开设的专业课。听吴老师讲课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记。
吴老师的课信息量大,兼具广度与深度。上课的过程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既是弟子进入角色、全面深化专业知识并选取课题点的过程,也是导师了解弟子、因材施教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吴老师讲课的特点和魅力。恩师学识渊博、造诣深厚,其授课旁征博引,从内容看可谓充实有趣;而从效果看,因为吴老师是老北京人,普通话讲得好,讲课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而且条理清晰。还有就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理性与感性交融。这些都是吴老师讲课的特点。他在大学讲台上站了多年,开始主要给本科生上大课,又是一所师范性大学,绝对练就了一流的讲解本领。后来他做了文学院院长和博士生导师后,便以学科建设和指导研究生为主了。他给我们几个研究生上课,常常是那样面对面、一对二或一对三地小范围讲授,但我们依然感受到他授课的规范性、严肃性和生动性。
读博的重头戏是博士论文。其步骤大致如下:确定选题、搜集资料、开题报告、论文撰写(期间进一步搜集资料)、预答辩、答辩。论文字数要求最少要在十万字以上,当然更重要的是质量,要看选题有没有新意、创意,以及论证的功夫。
恩师对我学业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博士论文方面,所以我这里也想花更多笔墨谈谈吴老师在这方面给予的帮助。
记得是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吴老师根据对我的了解,建议我考虑诗歌传播学或传播诗学方面的选题,而我也觉得这样的选题颇有新意。这样选题便被确定下来了,我也就开始了搜集资料、框架构思等相关准备工作。
吴老师与我商定诗歌传播的选题,我当时只是觉得有新意,而对其意义并没有做过多的思考。多年后我才有了更深的领悟:一个优秀的学者和研究生导师,并不一定要求弟子按照他业已耕耘和熟悉的学术领地做文章,而往往会让学生举一反三,掌握研究的方法。吴老师正是这样的人。在我入学之前,他在心理学与诗歌的交叉融合方面已经取得了突出成就。熟悉诗歌理论研究的人都知道,吴老师撰有多部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其中《诗歌鉴赏心理》《写作心理能力的培养》和《心理诗学》三部著作,都是将心理学运用于诗歌研究而结出的硕果,它们均因开拓性贡献而获得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成果奖。
为什么说吴思敬老师的《心理诗学》等著作具有开创性贡献。我们不妨往前追溯。在20世纪80年代学术研究中“方法论”盛兴的时候,心理学成为一门显学应用到文艺研究上,涌现了金开诚、鲁枢元、童庆炳等在文艺心理学研究领域卓有成就的学者,促成了文艺心理学这样的交叉学科的快速形成;而到了90年代,又出现了吴思敬《心理诗学》这样的突破性成果,进一步将文艺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拓展到了诗歌理论研究领域。这些开创性研究已得到学界的充分肯定,并对此后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把吴老师的相关著作放在这样的背景下考量,其价值便凸显出来了。
那么,在吴老师的心理诗学研究,和我的传播诗学研究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这便体现了恩师的高瞻远瞩和深刻用意。他寄托弟子以希望的,不是亦步亦趋的照搬,而是掌握相关方法后的拓展,正像他对前贤所做的拓展一样。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师生关系传承和学术火炬传递。同时,恩师向我出示的命题,还触发了我如下的进一步思考:以往关注文艺心理学或心理诗学,是研究领域的“向内转”——深入挖掘创作主体的心理机制;而现在关注“传播诗学”则是一种“向外转”——关心诗歌在人类生活中的命运、价值和意义。在这样的关注背后,是否有着深刻的时代缘由?
不无遗憾的是,我因功力尚欠加上自身勤苦不够,导致完成的博士论文虽然在答辩中通过了,但是并未达到优秀境地。即便我的学位论文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老师依然以他宽厚的胸怀予以包容,并对我学术成果的及时面世做出如下提示:学校正有面向博士的学术课题出版资助,你是否申请一下?但我深知自己的论文,与著作出版尚有距离,所以就暂时搁置了。直到我毕业差不多十年之际,我的博士论文才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列入太平基金文库正式公开出版,我也向恩师交上了这份迟到的汇报。
还需要补充一笔的是,我的博士论文虽然谈不上优秀,但在首师大编辑并在我们毕业之后不久便由出版社正式出版的《研究生优秀论文选》中,我的博士论文的相关章节却赫然在册。我知道,这准是恩师推荐的结果。
此外,吴老师还十分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弟子。我读博期间,北京常有各种诗歌研讨活动,有些是吴老师组织策划的,他便让弟子参加,前提是最好提交论文或者书面发言提纲。而这些,也都成为老师指导弟子学业的一部分,也构成了我感念老师提携之恩的温暖记忆。

2021年4月吴思敬老师参加杨志学主编的《中国年度诗歌》十年交流分享会


新诗界的一代名师


吴老师作为名师,首先是首师大课堂上的名师。课堂是他的出发点,也是他成为名师的起点。
他在教学上获得的各种奖项,还有他赢得学生们交口称赞的口碑,都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一点不是此文的重点,所以不展开说了。

吴老师自身的学术成就,是他作为名师的最有力的支撑。
在各种网络页面,不难搜索到吴思敬的简历和学术成果介绍,这里也不做重复了。
我想重点说一下我自己的体悟。
在我入校读博不久,适逢吴老师著作《走向哲学的诗》出版,得吴老师签赠一本,我便写下了一篇题为《诗歌批评的至高境界》的读后感,文章后来在《中国图书评论》上发表了。此文通过对吴老师这一部著作的解读,对老师的总体学术成就与研究风格做了窥探。这里引述其中片段如下:

如果说谢冕的声名鹊起主要来自于他对20世纪80年代“朦胧诗”的鼓吹的话,那么吴思敬则主要是通过对90年代诗潮转向的敏锐把握和对当今诗坛多元化格局的精辟论述而显示了自己诗歌批评的内在力量。

就其大致倾向而言,《走向哲学的诗》更主要地体现了吴思敬诗学成就的一个方面:面向当前新诗潮流和问题,以及众多诗人诗作而进行的诗歌批评。

作为一个80年代开始崛起、90年代以来影响日趋广泛的诗评家,宽阔的学术视野与海纳百川的胸怀在吴思敬身上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这也是本书首先向我们显示的一个重要特点。

对新诗发展潮流把握之及时与概括之准确,是本书向我们显现的又一特点。

本书折射出的第三个特点,是它再一次显示了吴思敬对诗歌批评的科学性的重视。如果要谈诗歌批评中的学者型批评,我觉得吴思敬的批评是比较典型的学者型批评。吴思敬不像谢冕那样诗情浓烈,也不像杨匡汉的诗歌评论有主观精神的强烈投射。冷静与客观,就是吴思敬诗歌批评的魅力与特色所在。吴先生基本上不从事创作,但这丝毫未影响他对于诗歌的心有灵犀一点通,相反,他与诗人及其作品之间常能达至息息相通的感应与交流状态。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对诗歌批评的科学性的重视。

文如其人,风格即人。吴思敬将科学的与艺术的结合在一起,显示了他诗歌批评的爽朗之气与学院之风。

这部书的书名——《走向哲学的诗》——所昭示的境界,或许就是吴思敬诗歌批评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为诗歌界用心培养人才,彰显着吴老师作为名师的业绩。
新诗批评与理论研究,不同于其他专业方向,它要面向新诗现场,与诗人对话,拿文本做依据。吴老师作为名师,同时培养着两个方面的诗歌人才:一是学历教育中的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培养新诗批评人才;另一种是创立驻校诗人制度,面向全国选拔优秀青年诗人驻校,为他们充电,为他们诗歌写作的更大成功提供难得机遇、良好条件和实实在在的支助。如今,吴老师桃李满天下,其弟子便主要由这两路可观的人马构成。

主编《诗探索》几十年,向诗坛证明着吴思敬老师以此阵地弘扬诗歌精神、推动中国新诗发展的成就,显示了他作为诗歌界名师的风范。
作为新诗界唯一的重要学术阵地,《诗探索》创办伊始,吴老师就是其中重要一员。只不过,刚开始《诗探索》由谢冕先生主持,吴思敬老师是一名年轻编辑。这是《诗探索》的第一阶段。《诗探索》的第二阶段,是在中断几年后于1994年复刊时由谢冕、杨匡汉、吴思敬三人共同担任主编。再后来,《诗探索》的第三阶段,是由吴思敬老师独立担任主编。关于这一点,谢冕先生在2021年撰写、发表的《有幸结识吴思敬》一文中也做了叙述:“因为合作久了,我对他有充分的信任。我主事《诗探索》多年,身边琐务甚多,多半办不过来,遇有难事,也多半推给思敬去办。再后来,干脆把《诗探索》的全部编务推给他和林莽了。思敬办事,我总很放心,不多过问,由他自主。”谢冕先生的话,对吴老师做了朴实而中肯的评价。

吴思敬老师长期担任首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负责人,实际上他也是诗歌中心新诗方面的最响亮的名师。
关于这一点,也不多说了。

几十年坚守诗歌现场,在校园内外组织主持多种有价值的研讨会,积极支持并参加全国各地有意义的诗歌活动,显示了吴老师作为新诗界名师的精神风采。
这方面的事例可能是数不胜数,仅以我接触和亲历的为例。我是河南人,曾应家乡诗歌界的要求,多次代为邀请吴思敬老师出席河南诗歌界重要活动,如《河南诗人》连续几年举办的中原诗歌高峰论坛、鹤壁淇河诗歌节等,吴老师均亲临指导,平易近人,令家乡诗歌界朋友们深受教益和鼓舞并心存感激之情。还有,我本人主编《中国年度优秀诗歌》(新华出版社出版)十余年,吴老师作为本书顾问之一,在我们举办的新书发布活动中有求必应,给了我们这个选本以最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挂一漏万。吴老师作为名师,是全国新诗界的广泛认可。可贵的是,恩师本人是从来不以名师自居的,他也从来没有在已有的成就面前止步。他依然不知疲倦地在新诗探索的道路上跋涉着,展现着壮心不已的精神和自信达观的风采。


2022年3月于北京农展馆南里

(本文原刊于《河南诗人》杂志)


杨志学 笔名杨墅,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审。历任解放军外语学院副教授、《诗刊》编辑部主任、中国诗歌网负责人、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文学与出版管理部主任等。作品多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诗刊》《人民文学》《上海文学》《新华文摘》《作家文摘》《名作欣赏》《作家》《作品》《河南日报》《北京晚报》《绿风诗刊》等。出版著作有《诗歌:研究与品鉴》《诗歌传播研究》《在祖国大地上浪漫地行走》《山顶上的雪》《心有灵犀》《谁能留住时光》等。


审稿:原作者 | 责任编辑:牧 

相关阅读

扫一扫登录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