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为马,共赴山河之约:曹卫东诗集《策马千山》分享会纪实 ...

2025-10-30 00:14| 发布者: zhwyw| 查看: 42419| 评论: 0|来自: 长江诗歌出版中心

        10月25日,一场“以诗为马,共赴安吉西北片区文旅之约”——诗人曹卫东《策马千山》诗歌分享会在绿水青山的怀抱——浙江省安吉县鄣吴镇昌硕书房如期举行。浙江省湖州市作协副主席、秘书长徐惠林到会祝贺并讲话,市作协副主席安吉县作协主席郑勇、市作协副秘书长诗创委主任倪平方等市、县两级作协的20余名作家诗人参加活动。

        本次诗歌分享会由安吉西北片区文旅产业发展专班、湖州市作协诗歌创委会、安吉县作协联合主办,现场以诗歌为纽带,开启一场激活地域文化基因的文旅融合之旅。

        分享会前,与会嘉宾们漫步在吴昌硕故居与归仁里老街,触摸昌硕文化的历史肌理,感受一代大师深厚的文化底蕴。互动环节中,诗人曹卫东与嘉宾们展开交流,并分享《策马千山》创作的心路历程,诗中所承载的“浙里昌硕”文化品牌密码、深沉的家国情怀以及扎根生活的朴素烟火美学。现场,朗诵者声情并茂、倾情倾心地演绎精选诗篇,赋予文字动人的生命力,激发读者强烈的共鸣:字里行间,不仅仅是对家园本土的思念与眷恋,更是对国家与民族的一片赤诚之心。那无限的诗情与语言之美,赢得与会嘉宾不断的掌声。

与会嘉宾发言

徐惠林:当下,我们还能这样团聚,为文学守护、向诗歌致敬,非常难得与可贵。今天的诗歌分享“以诗为马,共赴山河之约——曹卫东诗集《策马千山》,我对曹卫东近年不停笔耕并取得以《策马千山》为标志成果的成绩表示祝贺,和个人的钦佩。曹卫东,虽籍贯上海,但于安吉的诗缘深,情缘厚。仅我并不全面的了解,常看到勤奋笔耕的他,有诗作在国内一些报刊发表,而且多次获奖。我在湖州日报副刊上也曾编发过他的诗歌、散文;可以说,市作协“湖州文学公众号”里,他是以诗歌获奖亮相的最多县区诗人之一。愿我们一起携手努力,以诗歌首发式、分享会等为载体,将“湖州诗歌”亮点擦得更亮!

▲ 徐惠林

倪平方:曹卫东的诗集《策马千山》是烟火与山河的诗性对话,开篇“一碗人间烟火”,如晨光中升腾的炊烟,将生活琐碎酿成诗意的醇醪。诗人以“归来仍旧少年”的赤子之心,策马穿越“千山万水”,在“春月秋花”的流转中,将“云中情书”与“家国天下”熔铸成绵长的精神史诗。诗人以这本诚意诗集作“归来仍旧少年”的宣言,它以“云中谁寄锦书”的柔情,化解“策马”的孤旅,最终在“家国天下”的怀抱中完成了精神返乡(《逐鹿苍穹》《大国复兴》)。可以说,诗集《策马千山》的语言,是烟火与山河的对话,是豪迈与沉静的协奏。在留白处藏尽山河,于凝练中遇见永恒。

朱敏:读诗人曹卫东《策马千山》五年来的诗歌汇总,我佩服一个人对一种爱好的坚持,这种坚持本身就难能可贵。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想象奇特、意蕴丰富,要用最少的词句表达最丰富的情感,且要有哲学的况味。曹卫东的诗歌,意象丰富、节奏明快,很多诗歌读着就是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通读《策马千山》,很多诗歌都展现了娴熟的意象驾驭能力与氛围营造功力。

李奕:如果说物质世界是由意识凝聚的,那么诗歌则是由诗人心之光凝结而成的。曹卫东诗集《策马千山》正是诗人内心和灵魂的振动和回响:一种对家国、对故土、对亲人无限深沉热切的眷念和热爱。正是这家国情怀和赤子之心为整部诗集架构了开阔深远的格局。翻阅诗集,诗人以游子身份,以诗为马,以情为绳。把心中最珍贵的人、事、景、物,把心中构建的每一个意象、描摹的每一帧画面、营造的每一种意境,无不幻化成一粒粒闪闪发光的珍珠。这些无数用诗人的心灵凝结成的闪光的瑰宝,用对家国、故土和亲人深切真挚的热爱的情感之绳串联在一起,颇具审美价值。

汪群:非常欣赏曹卫东这部《策马千山》诗集。诗人曹卫东曾在安吉工作了数年,他的诗集里亦有安吉的影子。我是竹乡人,对这首《在安吉,竹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更有相通与理解之处。它不仅是一幅风物素描,更映照了安吉的地域特色。这首诗没有空泛的抒情,其意象与安吉深厚的地域文化紧密相连,揭示了竹产业的生态效益。诗中几处描写,恰好成为安吉竹林生态价值艺术化的注脚,让我们看到,翠竹在安吉,不仅是诗人笔下的风骨象征,更是驱动生态富民、绿色发展的现实引擎。

程维新:曹卫东的诗集《策马千山》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策马以快取胜,诗集大多是短诗、快诗,领着读者快看各种景象,从而获得快意;二是策马可见千山万水、可赞金山银川,每一首诗,借古道、古寺、旧城、石窟、岛屿,盛赞植物、美景、气象、人物,流露出真知灼见、真情实感;三是策马可表达广阔情怀,每一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包括游子情怀、观赏者的情怀,研究者的情怀。

陈连根:曹卫东的现代诗,语言独具魅力,情感表达也极为细腻,短短的诗行中,充分吸收了古典诗歌的营养,将古典诗歌的技法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将内心深处的情感融入到每一个诗句之中。无论是描绘自然风光,还是抒发人生感慨,都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诗人曹卫东以诗为马,策马千山,这同我们当前文旅项目开发有了更多的结合点。我们期待他以如椽巨笔,充分发挥诗歌在我们文艺乡建中的作用,更多地来描写我们鄣吴的灵山秀水,为每座山山川立传,让昌硕故里养在深闺的山水流传出去。

华迎春:无独有偶,可谓是无巧不成书。打开诗人曹卫东诗集《策马千山》之时,正是我去年南疆旅行穿越帕米尔高原之日。读他的《帕米尔高原》一诗,恍如看见一位游子立于苍茫天地之间,对着西北的群山低吟浅唱。最美的诗歌,是那些能让我们在喧嚣现实中停下脚步,聆听内心最真实声音的作品。曹卫东用他深情的笔触,为我们重构了一个从大自然中帕米尔高原到人们的精神家园的美丽画卷。在这个家园里,每一个漂泊的灵魂都能找到归宿,每一片零落的翠叶终将回到根的怀抱。

王月华:今天参加诗人曹卫东的《策马千山》诗歌分享会,我看到“策马千山”这四个大字,非常吸睛,仿佛看见了诗人那蓬勃跃动的心灵、飞扬的青春和家国天下的赤子情怀。通读整本诗集,感觉诗人笔触时而温柔细腻,如诗意在流淌;时而气势磅礴,让人为之震撼!能在曹卫东的诗中游弋,不啻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喜悦和精神的享受。

分享会的最后,诗人曹卫东将诗集赠送昌硕书房并同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在回沪的高铁上,诗人曹卫东就此次诗歌分享会即兴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再过鄣吴——记曹卫东诗集《策马千山》分享会》

---

秋,已深

昌硕书房里

二十余新朋旧友的暖意

与庭院中的黄花

竞相绽放

---

窗外,《策马千山》的平仄

在青石板上叩响

带我重返熟悉的精神原乡

---

当风再次钩住我的行囊

这座栖息岁月深处的古镇

向我——

一个天涯游子

敞开了怀抱

---

十步之外

昌硕故居的藤蔓

依旧保持着光绪年的走势

而书房内,墨香并未淡去

在每一张脸庞上

泻下晨光

---

一次深长的吐纳后

久违的清气,令我们

站成一行行诗。此刻,携手

在四绝老人墨砚的余温中

寻梅

---

(来源:长江诗歌出版中心)


供稿:原作者 | 编辑:牧 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