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艺术成为解药: 2025“诗愈力”心理疗愈诗画互动展探索文艺疗愈新路径
2025年9月30日,一场旨在探索文艺疗愈社会功能的创新展览——2025“诗愈力”心理疗愈诗画互动展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启幕。本次展览打破了传统诗画的静态陈列,构建出一个以“观察-接纳-释放”为情感流线的沉浸式场域,为艺术如何有效介入公共心理建设提供了崭新的样本。开幕式由诗人、展览艺术执行羽菡主持。
从诗意到画境:多维视角下的疗愈共鸣 别具匠心的开幕式,始于一段沉浸式的“音声疗愈”专场。由音疗师望静静引导。在悠扬的频率与共振中,来宾们首先收获了一份直达心灵的礼物。 著名诗人、散文家赵丽宏先生从切身的音疗体验谈起,指出即使没有文字,宁静与冥想本身已构筑出诗意的境界。他阐述,诗歌是“心灵的秘密”,真正的诗人能将这些秘密化为文字,走入他人内心引发共鸣。在他看来,本次展览正是一种新颖而富有想象力的创新,“它以片段式的诗歌打动人心,实现了精神疗愈”,并强调“真正富有生命力的创新根植于真诚与美”,期待展览能成为文学走向大众的新渠道。 海上画坛名家乐震文先生则从绘画创作的本体出发,分享了他近六十年艺术生涯的感悟。他认为绘画与诗歌一样,终需“扔掉技法”,回归孩童般的纯真观察。他结合每日跑步中“放空”的实践,阐释了放下负担、回归本心对激发艺术灵魂的重要性。由此,他高度赞赏本次展览构建的新颖疗愈空间,认为这种可触摸、可沉浸的体验为观众带来了全新感受,并期待如此温暖而创新的艺术实践能走向更广阔的公共空间。 浦东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专职副书记毕震钧在致辞中,从公共文化服务的层面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他指出,“诗愈力”展览通过诗画与装置的交互,成功构建了一个创新的艺术疗愈空间,旨在为公众提供心灵栖息地。他强调,将艺术疗愈融入公共文化服务是未来的重要方向,致力于让文化服务在保有品质的同时,更具温度与深度,并随后正式宣布展览开幕。 从观看到走入:一场身体在场的疗愈 来宾们在策展人千夜的引导下移步展厅,开启“观察-接纳-释放”的疗愈之旅。千夜在导览中阐述了策展核心理念:希望打破艺术被动观赏的惯例,让诗歌与绘画成为可触摸、可交互的疗愈工具。“这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一次引导公众自我对话、安顿内心的情感实践。” 这一理念在核心互动装置“诗歌药局”中得到体现。观众通过转动“情绪转盘”指针、抽取专属“诗歌处方”的仪式,完成一次自我情绪的“诊断”与“疗愈”。上海市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杨绣丽评价道,展览实现了诗歌从平面阅读到立体感知的创造性转化,“‘诗歌药局’让诗歌的社会功能超越了文学范畴,成为一种即时、温暖的情感支持,这是诗歌回归大众、服务心灵的生动例证。” 主持人:羽菡 策展人:千夜
多维共创:构建艺术疗愈的共同体
展览的“心画”板块同样引人注目,它汇聚了艺术家、诗人、作家的共创成果,以蓝色为主基调构筑了一个静谧的诗意空间。展览艺术执行羽菡补充道:“我们的工作不仅是呈现作品,更是精心设计一条疗愈路径。从手稿的‘痕迹’到盲文墙的‘触觉’,让不同背景的观众都能找到情感共鸣的入口。”她指出,诗歌与艺术的疗愈力不在于解决问题,而在于提供一种陪伴和视角,这正是其公共价值的体现。 业界观察员牧野从更宏观的视角总结道,“诗愈力”展览通过跨界融合与多维感知的策展手法,为公共文化机构利用自身资源参与社会心理服务提供了富有启发的样本。它预示着一种新趋势:艺术正从美育范畴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关怀领域,成为连接个体与社区、促进心理健康的“柔性力量”。
展览信息 指导单位: 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 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群众文化艺术馆 协办单位: 上海市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 策展人:千夜 展览执行:羽菡 千夜 艺术总监:郑云 艺术统筹:苏丽珍
时间:2025年9月30日—10月20日 地址: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东二楼品艺廊(锦绣路2769号)
附:参展诗人名录 洛夫 痖弦 海子 张枣 白桦 小海 王寅 王敖 汗漫 张烨 孙冬 伊沙 古月 肖水 韩博 胡桑 赵四 伊甸 祁国 少况 孙思 育邦 海岸 树才 安琪 古冈 木叶 刘剑 雁西 瑞箫 北塔 姚月 舒羽 牧野 沙柳 胡锵 陆渔 汉家 程庸 王珂 北遥 艾茜 语伞 羽菡 徐江 李本 千夜 宫池 西尔 铁舞 王晟 征帆 箫鸣 陈莫 石生 程韬 孔孚 序跋 吴驾 金瑜 刘群 喜然 芳菲 浮冰 李斌 徐琏 五更 醒洱 心堪 老韩 苍澜 石沉 未央 长清 王婕 零度 诗云 铮铮 空浪 子与 凡尘 严天 邢瑜 郑愁予 邵燕祥 李天靖 赵丽宏 车前子 傅元峰 王家新 杨绣丽 杨庆祥 周瑟瑟 杨小滨 颜艾琳 何言宏 张二棍 黄礼孩 黄灿然 沈浩波 金铃子 王夫刚 小鱼儿 窦凤晓 李自国 思不群 杨宗翰 张春华 王子瓜 伯竑桥 康承佳 黄守昙 吴少东 王桂林 周乐天 周道模 年微漾 冷先桥 丁少国 翟万益 余志成 杨斌华 张于荣 梁志伟 陈晓松 美芳子 大舒舒 海东青 崖丽娟 李美幸 王晓云 朱春婷 米绿意 水晓得 徐弘毅 吴任几 周黎明 小七七 史益华 汪其飞 王成伟 刘子晗 非婉约 陈佩君 植柏森 张紫薇 虞承邡 吴雨蒙 李小溪 丁瑶培 陈铭璐 屠丽洁 钱芝安 黄艺兰 刘蕴慧 顾上飞 阿诺阿布 下午百合 海上大虾 马铃薯兄弟
李笠(瑞典) 朴敏佳(意大利) 游以飘(新加坡) 泰戈尔 Tagore(印度) / 白开元 译 古川俊太郎 Shuntarou Tanikawa(日本)/田原 译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TomasTranströmer (瑞典)/李笠 译 勒内·夏尔 René Char/ 树才 译 狄兰·托马斯 Dylan Thomas (英国) / 海岸 译 茨维塔耶娃 Marina Tsvetaeva(俄)/ 苏杭 译 阿赫玛托娃 Anna Akhmatova(俄)/ 陈耀球译 艾米莉·狄金森 Emily Dickinson (美国)/ 屠岸 章燕 译 杰克·斯派塞 Jack Spicer / 肖水、白哲 译 保罗·策兰 Paul Celan(法国)/ 北岛 译 卢尔齐姆·塔法 Lulzim Tafa(阿尔巴尼亚) /千夜 译 丹尼尔·列瓦赫 Daniel Revach(英国) /千夜译 伊斯梅尔普尔 Esmailpour(伊朗)/ 千夜 译 齐别根纽·赫伯特 Zbigniew Herbert(波兰)/崔卫平 译 莱西玛·拉梅什 Reshma Ramesh(印度)/ 千夜 译 乔金·迪亚兹·科尔瓦兰Joakim Diaz Corvalan(法国)/ 千夜 译 杰克·马里纳耶 Gjeke Marinaj (美国)/ 赵一诺 译 多克·德鲁姆赫勒 Doc Drumheller(新西兰)/ 千夜 译 泰戈尔 Tagore(印度)/ 郑振铎 译 阿蒂尔·兰波 Arthur Rimbaud(法国)/ 王以培 译 肖莎娜·维格 Shoshana Vegh / 千夜 译 蒂娜·赛德霍姆 Tina Sederholm(英国)/ 千夜 译
参展艺术家名录
乐震文 李言 王大志 李林祥 田学森 徐庆华 蒋英坚 李新卫 何德铭 陈晓云 崔彤 李雪源 李伟雄 严亚军 邵怡华 朱蕊 童孟侯 阳子 乔晓燕 方霞珍
供稿:原作者 | 编辑:牧 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