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陕南柿子酒记

2025-7-30 19:46| 发布者: zhwyw| 查看: 28680| 评论: 0|原作者: 周宜章|来自: 中华文艺网

陕南柿子酒记
作者:周宜章


   秦巴秋深,霜降点金。千山柿树挂满红灯笼,风吹过山谷,灯笼摇摇晃晃洒下甜香。老农说这柿子有灵性——根扎在花岗岩缝里喝山泉水,叶沐着秦巴山云雾晒太阳,果肉里藏着八百里汉江的柔,难怪咬一口蜜汁能甜到心尖尖。

   霜打的柿子最熬酒。削了皮串成帘,挂在土墙竹架上风干月余,果肉缩成蜜蜡色的糖疙瘩。入冬后搬出祖传的大陶缸,一层柿子肉一层酒曲,老酿酒师赤脚踩醅,脚板纹路和柿子经络丝丝相扣。密封前要往缸里投几粒白石河的鹅卵石,说是能镇住酒魂不散。

   头道酒蒸出来像熔化的琥珀。七十五度烈性窜喉咙,可吞下肚却化作温泉水,从心口暖到指尖。秘密藏在时间褶子里——柿子酒封坛最少三年,烈性子被陶缸调教得绵软,倒进粗瓷碗里能挂杯成丝绸,老一辈都说这是"山里的伏特加,隔层棉花都能闻到醇香"。

   最老的酒窖藏着八十年代陈酿。启封时满屋蒸腾酒雾,竟幻化出当年光景:穿蓝布衫的妇人用木勺搅动酒醅,院外柿树还是小苗,解放军路过时饮过的粗陶坛子搁在墙角。酒液入口,前调是改革开放初年的青涩果香,后韵却翻出明清移民酿野柿酒的苦辣,一杯下肚能喝出岁月沉香的半部陕南史。

   如今玻璃瓶装着金浆出秦岭,电商卡车拉着柿子酒闯四方;北京老饕喝出陕南民歌的婉转,上海白领尝到汉江号子的豪迈。最绝是白河县酒农们新创的"冻酒"——用零下十度冻柿榨汁,甜得能勾出盛唐宫女"酿柿霜饮"的古方。酿酒的老汉看着满载的卡车往山外运货,眯眼笑道:"咱这土酒坛子,装的可是新时代豪华庭宴上的佳酿!"


审稿编辑:天山云海 | 核发编辑:  

相关阅读

扫一扫登录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