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禅诗探索》选刊 (2024年5月号,总第167期)

2024-6-1 15:29| 发布者: zhwyw| 查看: 72000| 评论: 0|原作者: 也牛|来自: 中华文艺网

《现代禅诗探索》选刊
(2024年5月号,总第167期)

主编:江晓帆



一、【诗歌作品】


歇脚三题(之一)
作者:快禅如风

在山塘
睁眼即是云水
闭眼也是

推荐人:也牛
推荐语:歇脚,即行菩提路。“在山塘/睁眼即是云水/闭眼也是”,无非一颗禅心当值,本性朗明。


流星
作者:白芷

一颗颗
闪亮作别,坚守今夜的
是意料外的残月

推荐人:也牛
推荐语:“一颗颗/闪亮作别”,万物都有成住坏空。唯有真心永存,像“坚守今夜的/是意料外的残月”。“残月”从表面上看有点儿老迈,不圆满,那不过是从我们视角观看的结果,它本身何曾残缺?以这个意象暗喻天心,空静幽美,意趣盎然。


四月  敞开青山的画卷
作者:碧青

阳坡
站在最前面的是杏花

时辰到了
草木们都在开花
自然
纷繁

那些最卑微的苦菜
都在原野里昂起了金灿灿
花朵的头颅
看天

阳光里的光
蓝空里的空
青山里的山
看见里的见

一眸春色
一幅青山的
绵延
无边

推荐人:古石
推荐语:四月,春暖花开,一眸春色。杏花、苦菜,“阳光里的光/蓝空里的空/青山里的山/看见里的见”……这一切都在诗人的觉照中自然呈现,生机盎然,与诗人融为一体。春来花开,自然而然,不分彼此,物我一如,这就是禅。


梦在四月
作者:白芷

大胆地缤纷——
不管是桃梨樱还是牡丹什么
各有芳华,亦各有来者

推荐人:奥冬
推荐语: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才是春。做自己,认清自己的本性。


又写《野渡》
作者:江晓帆

没有渡船
石头
只有摸着水过河
上岸后
它就成了渡船

渡着阳光
渡着岁月

推荐人:奥冬
推荐语:这首诗,让我想到自己多年前的一个《小区的桃花开了》:“我开了就是春天”。修禅,是自家的本分事,不能等别人。


刹那
作者:古石

在我坐下来
低头的刹那
一只蚂蚁正好
从脚边的一片
落叶上爬过
小小的身子
闪耀着光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人生如蚁。“落叶”不仅指季节,也指年龄……诗人《刹那》有了顿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见《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小小的身子/闪耀着光”可能是指佛光?


破碎
作者:古石

瓷瓶碎了
一个青花瓷瓶碎了
被一阵狂风打落在地

一地的碎片
静默着
一副安然的模样

有人在风中
听到了它
一闪一亮的呼吸声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生活如何也就是一种心态。诗人借用一地的碎瓷片/静默着/一副安然的模样,注解了仿佛安然无恙的态度。佛曰:心有多好,命就有多好;心有多净,福就有多深。生活中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会碰到不顺眼的人,如果不学会原谅,就会活得痛苦,活得累。所以看透悲喜的本质,内心自然平静——喜时,不要傲然自得,风水轮流转,总有一天,悲也会找上门来;悲时,也不要懊恼,更不要放弃,没有人一直会生活在谷底,总有一天会拨云见日。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缘起缘灭是世间真理,所以不必计较,无法改变。


乐园
作者:奥冬

小区里浇灌,水流了一地
孩子们欢呼着跳来跳去

孩子们走了,来了蝴蝶
蜜蜂,喜鹊,麻雀:
——现在是它们的时间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都需和谐共生、和睦相处。佛陀说众生平等,要彼此尊重;爱与慈悲,要包容一切;禅定和平静,要化解冲突。此诗以小博大,以近及远,发人深思!


少女
作者:林荣

刘海儿遮住了她的额头
她低垂着
颤抖的下巴
一步步走近荷塘
她在水面上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眼神
看到了惊怯的自己

后来
她纵身一跃
打破了水面的平静

荷塘上,生出花朵般的涟漪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她纵身一跃/打破了水面的平静”——令我想起了窑工女跳入窑火,化成了祭红瓷瓶……荷塘是生活的镜子,反映着“各种各样的眼神”,无须再“惊怯”,“生出花朵般的涟漪”,又使人想起荷花仙子。不必说明原因,因为世事无常。献出一颗莲心,证明自己。心灵的净化(心花开放),就能见到自己的本性佛,开悟明理见性。《回向偈七》说“花开见佛”,让人体悟实相、发现真理!


青瓷
作者:胭脂茉莉

喜欢和寂静的事物交谈
它总能让人受益匪浅
例如 在深夜与一只古代的青瓷交换秘密
她如一面镜子
映照着我饱满的额头 美丽如她
她还传染给我古老的宁静
宁静下深藏的波澜——
一如瓦尔登湖的湖水
摇曳出的波光 清澈如初
就像此刻 我灵魂的木屋里
古代书籍和壁炉的火光交相辉映
哪管它窗外落叶声声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从青瓷到镜子到湖水再到灵魂的木屋;从而今的寂静到古老的宁静;从外形到内心,诗人层层递进,抽丝剥茧地展示着禅意。特别是结句“哪管它窗外落叶声声”更加衬托深夜与一只古代青瓷交换秘密的寂静心境!“境随心灭,心随境无。两处不生,寂静虚明。”(见《禅无所求》圣严法师语)



作者:白芷

无力主沉浮
就小鸟样,活着飞着
看看世界也好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生命短促,众生应该善待自己的菩提身,思索活着的意义。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有一颗禅心。若要活得随意些,只能活得平凡些;若要活得辉煌些,只能活得痛苦些;若要活得长久些,只能活得简单些;若要活得幸福些,只能活得糊涂些(摘录网络)。

过溪
作者:快禅如风

竹杖之心
如蜻蜓点水

芒鞋,在溪石上
以合天的律动弹拨古琴

一滴鸟鸣无中生有
一片漂叶,渡了所有的经文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诗中的无中生有——形象灵动地诠释了禅机佛理:事物都是在无和有之间轮回,也就是从无到有,然后从有到无地变化……“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也就是说有和无是统一的,无论是从有到无,还是从无到有,都不能离开有来谈无,同样,也不能离开无来谈有。


树下坐禅
作者:素手拨筝

不见山林,也不见自己
只听见一棵树,长出了几只鸟鸣的耳朵
以山的嘴型啄破阳光滴落的声音
路边的蒲公英,睁开了草丛的眼睛
每一次仰头张望
天,都会更空一些,更蓝一些
遥远的钟声从胸腔里传出
挂不住一丝轻若游云的风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天,都会更空一些,更蓝一些//遥远的钟声从胸腔里传出”……天、地、人被诗人融为了一体。只有无中生有,空而不空,才能够达到禅境!


刹那
作者:素手拨筝

一个盹儿醒来
一万年已过去
阳光从树影里已悄悄改换了画笔
枝头的麻雀,树身上的蜗牛
那只一直对着我搓手的苍蝇,和头顶的那朵游云
都不见了

一个盹儿醒来
时间仍在原地停留着
窗外的那株月季花还是原来的那朵
我的猫还蜷着刚才的睡姿
虚掩的那道门缝里,不曾有风进出
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植物、动物、景物……“时间仍在原地停留着”、“虚掩的那道门缝里,不曾有风进出”——心动,万物皆动!心若静,风奈何,境由心生。“你若不伤,岁月无恙"——佛学作家延参禅师说一个人如果内心足够强大,持守初心信念,心志坚定不移,那么,无论多大的风雨和困境,都不会受到干扰或伤害,日子就会安康祥和。风不曾进出,只是心动《刹那》的感悟——“刹那即永恒,当下便是万年”(素手拨筝语)。


虚度
作者:素手拨筝

风动    时光是极静的
街上车辆来往的影子
在阳光里纺织流线
这一刻的光阴适合虚度
适合泡茶   适合静坐于一棵树下发呆

听见窗口的风铃摇了几响
阳光正往树荫里撒下几粒光斑
我的猫在睡梦中动了动耳朵
窗台上的那株天竺葵
笑成了一团酡红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人生的意义,即没有意义就是放弃一切对自己的期望,放弃想要变成更好的人的欲望!欲行道必先悟道,欲悟道必先修行,修行者必虚度光阴(摘录网络)。诗人通过一棵树下“发呆”、“窗台上的那株天竺葵/笑成了一团酡红”等景物产生着“一物不为之即有即无,不住即虚度”的觉悟,耐人寻味。



作者:齐春玲

把聪明揣起来,把阴天
当晴天过。即便是守生,望死
也要活得自在些。尝试着
爱上痛苦。那些帮助你成功的人
往往都是对手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心若计较,处处都有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活一世,也就求个心的安稳,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心宽一寸,路宽一丈。“那些帮助你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对手”——《悟》出来的朴素的生活哲理,同时充满了禅意!



作者:齐春玲

一口气
把气球吹圆
许是太满,它爆了
喀吧一声脆响
划过虚假的繁荣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世间万物,从来没有十全十美。凡事不求太满,人生才能圆满!红尘中哪有完美之说,太满则溢。想通了,顿悟了,就圆满了。《满》以吹气球为喻,诠释了禅机佛理!



作者:齐春玲   

不借风,不借雨
只借一份闲适的心情
把玩我手上的江山

不借票子,不借房子
也不借车子;要借
就借散碎的光阴
不要太多,也不能太少
够我虚度就好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我们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把握不好当下/未来必是一片虚无∥让每一天充满善良/让每一刻保持智慧/人生只有好好觉知/活在当下/才不会虚度”(摘录网络)……知足常乐,随遇而安,随遇调适相安。此诗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具有耐人寻味的现实性。



作者:齐春玲

还有谁会度我。霞光
或先哲的思想
此时,都归于这片水域
我将用跋涉已久的心
摆渡脚下的余生
两只老旧的船,可以搁浅
也可以选择转身
岸在别处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人这一生,皆在渡,渡人、渡心、亦渡己。禅佛认为“渡人先渡己,渡己先渡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养高级。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得天光照”。其实,渡人就是渡己,多么禅心佛境!所以“两只老旧的船,可以搁浅/也可以选择转身/岸在别处”。



作者:齐春玲

退无可退的时候
我把岸,写了一遍又一遍
时间越陷越深
有的风景得用心听
有些地方,也不急着抵达
不去打捞风的肉身,不垂钓往事
要钓,就钓自己

推荐人:江晓帆
推荐语:佛曰:不要急于抵达,因为真正的幸福和成功往往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通过沉下心来观察和理解生活的本质,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从而找到真正的幸福!没有执念就不会有痛苦,不会急躁就会迎来岁月静好,别着急,做好当下应该做的事情,未来才会给你想要的一切。因此诗人说“不垂钓往事/要钓,就钓自己”(齐春玲语)。


二、【诗人导读】


唯有观音
作者:也牛

法慧法师阐演禅法
这天夜晚,四周蛙鼓虫鸣

万物都在用各自的声音
告诉我们生命实相
自然本来。只是我们一句也没有
听懂

法慧法师所说
也不是
我们所理解的那样

2024-5-16

也牛导读:正如诗人白芷所说:“法师说了什么,为什么跟我们理解的不一样?禅,一如万籁,一如生活,懂与不懂,悟与不悟,都在。”这就是我们的本心。本心可“观”,不可“理解”。而作者说“唯有观音”。“观音”的观就是观本心的观,是谛观,是不夹杂意识的觉悟,就是观“音”声的起灭与无常,从而看到音声未起之前和消灭之后的那一个,即是禅。法师与众生本具!


三、【选诗荐读】

现代禅诗”微信群选诗荐读(2024年·第五期)


▋礼佛
作者:雨莲

至一半
暴风雨挟雷电冲了进来
硬生生将木鱼敲在了白果树上
寺院里
枝丫摇头晃脑
开始诵经

推荐人:也牛
推荐理由:“雷电”如棒喝,一个移就“硬生生将木鱼敲在了白果树上”——这是诗人去寺院礼佛过程中对细节修辞的精彩。接下来若有所悟:“寺院里/枝丫摇头晃脑/开始诵经”。是呀,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我诚心念佛,枝丫当然也会诚心诵经!


▋见
作者:雨莲

第一次学着辨认 采摘
是在一个雨后的清晨:艾叶
连同新鲜的露珠
满满一筐
带回了家
以后又数次去过
眼见竹筐的空,几番满了
七里坡不增不减

推荐人:也牛
推荐理由:从世间法来说,“眼见竹筐的空,几番满了/七里坡不增不减”,那是因为几筐艾叶对一个大山坡来说确实是九牛之一毛,见不增不减。但如果我们只是这样来品读这首诗,似乎就有些肤浅了。《金刚经》中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诗人由事入理,从竹筐的满见到了空,从“七里坡”的减见到了不增不减,这不是见诸相非相了吗?即见如来。


▋了缘
作者:雨莲

一只小虫
在炉台下觅食的样子
像绿豆的幼苗一闪一闪
次日
一动不动的它
在地上蜷成小绿团
以此
了了一段与我
尘世的缘

推荐人:也牛
推荐理由:“百年修得同船渡”,缘来则聚,这似乎是世界众生得以相见的永恒真理。作者的高妙之处更在于,在了达了缘的真谛之后,通过诗的形式将其演绎出来,并让人觉得那么真切可感,如梦如幻。


▋西行千里
作者:比明

西行千里前去朝觐
其实我仍坐在屋里
合掌;诵经;敲响木鱼
我的肉身:仍在俗世

推荐人:也牛
推荐理由:“登地菩萨得如幻三昧,能示现无量自在神通,普入一切佛刹,随意无碍,意欲至彼,身亦随至,故称意生身。楞伽经卷三之一切佛语心品载,通教菩萨有三种意生身,即:(一)三昧乐正受意生身,通教第三、第四、第五地菩萨修三昧时,证得真空寂灭之乐,普入一切佛刹,随意无碍。(二)觉法自性性意生身,通教第八地菩萨觉了一切诸法自性之性,如幻如化,悉无所有,以无量神力普入一切佛刹,迅疾如意,自在无碍。(三)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通教第九、第十地菩萨觉知一切法皆是佛法,若得一身,无量身一时普现,如镜中之像,随诸种类而得俱生,虽现众像,而无作为”。了解了这个,就不难读懂“西行千里前去朝觐/其实我仍坐在屋里”了。而“合掌;诵经;敲响木鱼/我的肉身:仍在俗世”,世间相本来如此。


▋慈悲的铁
作者:首滨

这个铁坚固而馥郁,有一道
直入人心的冷冽。

来从来中来,去从去中去
穿越千年的有风,还有闪电,
然而风和闪电都属于铁。
一颗在天地间的太阳,
也闪耀着铁的光芒——摧毁黑暗。
铁无忧郁不锈,即越千年。

这个铁,不是别的铁,
是一块有磁力,内揣慈悲的铁。

推荐人:也牛
推荐理由:“铁无忧郁不锈,即越千年。”正如心无妄想、分别、执着不迷,自然光耀三世,明遍十方。这颗心是如来藏心,同菩萨无二无别,故说真心一样的:“这个铁,不是别的铁,/是一块有磁力,内揣慈悲的铁。”


▋古井
作者:首滨

这口井深里存幽,有风入,不见波浪,
有云出,不见声响起。

梵音阵阵,隐约梅的古韵,抬手所指的月亮,
在天上是白,在井里也是白。
和尚打水时,那月亮在桶里也是白。
白得干净,白得明亮,白得纯粹,不着一颗尘。

井古,味亦古,盎然,沁脾。
夜静之时,仿佛有仨仨俩俩广袖长衫者,
聚在井边,围炉烹茶,取静,守寂。
四周缥缈中有灯火点点,亦有木鱼声声。

说了半天,这口井水滋味如何?
苦和甜,这婆娑间的平常味就不细分了,
只讲感受——无限清凉。

推荐人:也牛
推荐理由:“苦和甜,这婆娑间的平常味就不细分了,/只讲感受——无限清凉。”,在于“这口井深里存幽,有风入,不见波浪,/有云出,不见声响起。”本不动摇故。


▋有读《法华经药草喻品》
作者:李本

阶下一株开着细花的及己
在熹微中似含着
一串饱满的泪滴
经堂里谁还在讲
千前年的法华经呢
只有当时手植的隋梅
仍在披沥
庭前月色,峪中虹霓

佛说
小根小茎,小枝小叶
大根大茎,大枝大叶
一雨所润,而各色各异

及己,细辛
诵你之名
有闻远寺钟声

佛说
如彼大云
雨于一切卉木丛林
及诸药草

及己,细辛
诵你之名
今我又入灯火之中

推荐人:也牛
推荐理由:“经堂里谁还在讲/千前年的法华经呢”?“阶下一株开着细花的及己/在熹微中似含着/一串饱满的泪滴”,真心的感动啊。
而“庭前月色,峪中虹霓”,仍在“当时手植的隋梅”上尽所欲言,演绎世间兴衰与过往。
“佛说/小根小茎,小枝小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一雨所润,而各色各异”,一相一味,根有利钝,有大小;相有千差,各各不相同,各各不相知。
“及己,细辛/诵你之名/有闻远寺钟声”,念诵你的名字,观钝根利根,大根小根普皆蒙润,我的真心本性突然被唤醒了,佛音鍠鍠,犹如寺钟嘹亮。
“佛说/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如其种性,具皆泽被。
“及己,细辛/诵你之名/今我又入灯火之中”,通达你的名相,以一味雨,润于人花, 各得成实。我体露真常、清净圆明,入于这幻化妙有的灯火人间,游戏自在。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一个真实的如来藏世界耀然悟者眼前。

(2024-5-28/也牛)


【主编手记】

       五月小满,也是一种圆满。知足常乐,因为太满则溢。
       作为本月的编者,令我感到可喜的不仅是欣赏了现代禅诗的创作,特别是也牛老师《现代禅诗”微信群诗歌荐读》(2024·第五期),更使我学到了不少。也牛老师以诗人的目光对雨莲、首滨、李本等诗人的现代禅诗进行了点评。虽然是短评,却同样有理有据、可圈可赞!
       本人有个建议:一是现代禅诗要在微信(公众号)展示,如各种“微信群诗歌荐读”、“现代禅诗探索”、“现代禅诗精品赏读”;二是现代禅诗要在纸刊(诗集)展示,如《大河》上发表的“现代禅诗选刊”编辑部诗人作品小辑;三是现代禅诗要在讨论会(活动)展示,如湖北黄石第二届东楚禅诗研讨会等,进一步加大现代禅诗的创作和宣传作用……

荐稿:也  | 编辑:风 笛 

相关阅读

扫一扫登录手机版